
出版社: 石油工业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2.29
折扣购买: 美得令人心醉的魏晋诗文-醉美诗书
ISBN: 9787518358960
狂狷秀慧,忧思独伤 英年早逝的唐代诗人 王勃,天性狂傲不羁,正 值少年意气风发之际,临 江写下千古名作《滕王阁 序》,自此史册留下了他 的名字,也记下了他的痴 狂。就连放荡不羁的孟尝 、阮籍与之相比,恐怕都 有所不及。 “狂”大概是文人墨客 之中大才者最渴望达到的 一种状态,他们的狂放并 非自满自傲,而是一种痴 念,觉得世间再无人胜过 自己。然而,或许旁人对 王勃的大言不惭略感不满 ,但如若换作阮籍,听到 少年这般狂言,怕是也不 会在意。毕竟他的心胸比 常人更开阔,他所为之心 如刀绞的事情,比我们能 想象到的更深刻。 “竹林七贤”本就都是 狂放之人,阮籍则是“狂 人”中的代表。他喜好驾 车四处游玩,天生嗜酒如 命。饮酒即醉,醉后便驱 车游荡,行至半路,时常 伏地恸哭,倒不是因生平 曲折的经历,只是因前路 难行。王勃为此嘲笑他: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 哭?”如自己般青春年少 ,即便穷途末路也不必如 此伤心,然而他又怎能体 会阮籍的痛心呢? 穷途之哭,是一个时 代灵魂的哀号。阮籍的悲 伤与无望,也许是当时时 代的缩影。士大夫阶层往 往是朝代更迭之中的牺牲 品,他们无法遵从内心的 指引,做出自由的抉择, 唯有随着时代的洪流逐波 而去,或是沉溺水中。魏 晋交替之际,魏王曹芳被 司马氏控制,作为士大夫 阶层的名士,要么跟着曹 氏一同灭亡,要么跟司马 氏合作。面对这两种选择 ,一些人采取了消极抵抗 的方式。 阮籍作为名传天下的 才士,恰恰是这群无法自 我抉择之人中的一员。他 少时胸怀大志,热血沸腾 ,欲凭一己之力,扭转乾 坤,奈何这个混沌的世界 ,从不给他任何机会。尽 管此时晋帝司马昭对他十 分赏识,但文人的傲骨岂 容他低头,故而,他几次 醉酒躲过司马昭的招揽。 于他而言,如此既能保住 自己的气节,又能避免一 死。然而同为名士,又是 阮籍好友的嵇康并不深谙 此理,誓与司马氏相抗衡 ,最终死于非命。 在权势的倾轧下,阮 籍的内心远不像他的外表 看起来那样镇静自若。他 母亲去世时,他本应忌酒 忌荤,却去赴司马昭的宴 席,与群臣下棋吃饭,喝 得酩酊大醉。其实他并不 是不痛苦,而是痛苦到一 定程度心已僵硬麻木。很 多人认为,阮籍以老庄为 师,效仿其对生死泰然的 态度。庄子在妻子死后, 非但不悲伤,反而为他妻 子脱离人世疾苦而感到高 兴。然而庄子是真洒脱, 阮籍不过是不得已之时的 不得已之举。下棋时迟疑 的手,宴席中酩酊大醉却 依旧清醒的心,都泄露了 他的悲伤。 曹操说,“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仿佛酒可解 尽世间忧愁,李白却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销愁愁更愁”,言下之意 .愁似乎无法可解。因为 愁得太重,伤得太深,阮 籍几乎是在乱世当中,在 醉酒之后写下咏怀诗最多 的人。他一生作诗百余首 ,流传不过九十余首,《 咏怀诗》就有八十二首, 后人一直把这些诗作为考 证阮籍一生经历的依据。 的确如此,阮籍思卿、思 家、思社稷的想法皆糅入 这些诗中,压抑在心中的 痛于诗中明显可见。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