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所有的寂静此刻都在这里

世间所有的寂静此刻都在这里
作者: 小引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世间所有的寂静此刻都在这里
ISBN: 9787513318006

作者简介

小引,诗人、作家。笔名出自“无人可论江南事,小引春风上画图”。楚天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武汉商报、《人与城市》等报刊专栏作家;《**人文地理》特约撰稿人。2000年以短诗《西北偏北》获首届榕树下**网络文学大奖赛诗歌金奖,并被谱曲传唱。著有诗集《我们都是木头人》、《北京时间》、《即兴曲》,散文集《悲伤省》、《世间所有的寂静 此刻都在这里》。

内容简介

乌孙国,在哪里 小时候读历史书,知道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骆驼,骏马,胡杨林,鸿雁满天,不知所云。这是我 看连环画得来的记忆,真美好。我喜欢张骞出使时的 寂寞,一群人在沙漠中跟着他走,没有人知道他要去 哪里。不过我*喜欢小人书中匈奴大将坐在马上的姿 态,左贤王,右贤王,两耳边垂下的狐狸尾巴,还有 他们手中的长*,在冷风中闪着寒光。 记忆中,西汉时期匈奴骚扰,边关告急,汉武帝 派张骞前往西域,希望联络大月氏国合击匈奴,以解 边寇之患。而月氏国,早年游牧于河西走廊,乃匈奴 劲敌,公元前一七七年,在敦煌一带击破同样游牧于 此的乌孙国。乌孙奋起反击,联络匈奴打垮了月氏, “杀其王,以其头为饮器”,导致月氏分成大小两支 ,一脉小月氏在原地消亡,一脉西迁至伊犁河流域, 史称大月氏。乌孙国坐大之后,约在公元前一二五年 左右,西进追击大月氏,一举夺取了伊犁河流域的广 袤土地,丝绸之路就此诞生。 但我其实一直不清楚。西域三十六国有哪些,他 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翻阅了一下史料,都是些陌 生又好听的名字。乌孙、龟兹、楼兰、且末、莎车、 疏勒、大宛、小宛、安息……大多数小国,在历史的 烟云中早已灰飞烟灭,找不到一丝踪影。小国找不到 ,尚可理解,乌孙呢?当年雄霸一方,“去长安八千 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 百人……*为疆国。”如此强大的乌孙国,又消失在 了哪里?似乎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从奎屯南下,翻越北天山,就进入了天山中部富 饶广阔的伊犁河流域。这一带气候宜人,植被丰富, 高山雪原,森林密布。从那拉提*原一直到特克斯城 再到昭苏,沿路风光*美,河流在峡谷间穿行,野杏 花树,野苹果树,冷杉,云杉随处可见。峡谷幽深, 地形复杂,人迹罕至,主要居住的人群是游牧的哈萨 克族。 我在黄昏抵达这片据说是天山深处,乌孙国里* 美的*原。夕阳从特克斯方向照过来,起伏的*原光 影游动,哈萨克人的毡房安放在河流边上,炊烟袅袅 ,倦鸟在飞,依稀能看见有人骑着快马从远处的山坡 上冲下来。而*远的地方是一脉雪山,夕阳照在它的 肩上,几朵灰色的云浮在山腰。“从那里,可以向* 深的天山里走。”开车送我来这里的崔师傅说,“再 进去,就是乌孙山了,伊犁河的边上,还可以看见残 留下来的乌孙墓。” 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事情了。穿越乌孙山,在古 时称为“喀什道”,是联系南北疆*便捷的通道。而 乌孙国,当年就是占据了这样一块号称“白阳坡”的 风水之地。从伊犁河东段到特克斯河谷,从昭苏到夏 特,乌孙人“随畜逐水*”,冬天西进吉尔吉斯斯坦 的赤谷城,夏天东归,又回到水*丰美的伊犁河流域 。已经发掘出来的乌孙古墓、昭苏石人雕和夏特古城 遗址,足以见证乌孙国在这一段历史变迁中的状态。 天黑前,在镇子上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残留的夕 照照着伊犁河,我们坐在客栈门前的杨树下聊天,望 望天色,望望**般饱满的那拉提*原,说起张骞出 使西域的故事,唏嘘感叹。遥想当年汉朝与乌孙国和 亲的场面,公主娟秀,王子彪悍,万里奔驰不过尔尔 ,其中又有多少的悲欢离合不为人知。 只是如今的伊犁河畔,已经没有了乌孙人策马扬 鞭、金戈铁马的身影。乌孙国在东汉之后,国势衰弱 ,又遭鲜卑檀石槐、耶律重创,一脉远退葱岭(帕米 尔高原)赤谷城,被塞人(Saka)同化。而另一脉则 避难进入天山,北魏之后,也悄然湮灭在了天山深处 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吃完晚饭,一个人去那拉提小镇上散步,漫天星 光,照着天山。想了想细君公主,想了想解忧公主, 清风吹过*原,沙颜哈达雪峰尽在咫尺,*原抱着我 ,我还是想不清楚,乌孙国,到底在哪里?P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