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21.20
折扣购买: 吾心吾乡
ISBN: 9787506391658
李文娟,中国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视觉艺术(教育专业)学士,文化产业管理硕士;曾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历任澳门*报校对、专题采访记者、副刊编辑;《新园地》专栏作者,笔名“花语”。 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中不可少的元素;写作,则是梳理思想的过程,能够把所思所感宣诸纸笔,是一种幸运。
新移民 我家住的那条街,以前有很多葡国人居住,所以 也就有很多菲律宾人出入。虽然时移势易,很多葡国 人和土生葡人都走了,但菲律宾人却没走。很多菲律 宾人在本地居住够七年后,也取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成为澳门为数不少的少数族群。 到了现在,这条街上有了几家菲律宾人开设的店 铺,有薄饼店、美食店、杂货店等。每次路过,见他 们忙忙碌碌、勤勤力力的,心里也有点羡慕。以传统 中国人心态想,毕竟是人在异乡,能安下心来,还创 出自己的事业,确实是难能可贵。 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勤勉及幸运,也 有很多菲律宾人失业、逾期居留、做黑工,甚至做出 不法勾当,前年在这条街上的垃圾桶揭发的藏尸案, 就是这些人谋财害命的结果。 深宵放工路过喷水池,也会见到愈来愈多的菲律 宾人聚集。女的一般都会穿得**惹火,看得过路的 叔叔伯伯目不转睛。澳门“黄业”昌盛,菲律宾女人 有一定“功劳”;但在街头市面如此招摇,则只是近 一两年才见到的事。伴随着她们的菲律宾男人大多很 年轻,拖着拖鞋,旁若无人地大声讲大声笑。前晚其 中的几个可能是喝醉了,竟把喷水池花坪旁的垃圾桶 当作泄愤工具,轮着踢来踢去。附近的居民真是活* 罪了。 澳门是一个移民城市,提倡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 包容性。我想,澳门是做到了。但是,在一些舆论敏 感的事情上,有时我们似乎是欺善怕恶。为什么内地 劳工无论在澳门工作多长时间,也不能成为正式居民 ?为什么我们整天眼睛盯着的都是内地黑市劳工,却 对黑市菲律宾人仿佛视若无睹?无疑,黑市劳工都是 不合法的,不应因人数的多少而区别对待。 有时,过分的着眼包容,反而成了常说的“过犹 不及”,一些表面看来从不令人留意的事情,很可能 慢慢发展成为城市的肿瘤。 2004.6.29 重整 暑假的澳门真是一个大地盘,这头水坑尾大马路 还未重整完毕,那头的荷兰园马路尾又钻个不亦乐乎 了;近个多礼拜,大庙顶重整工程正热火朝天。 烈*下,做这些整路工程的工人固然特别辛苦, 居民也不见得事不关己。到处都是重整工程,走路的 要忍*尘土飞扬,坐巴士的塞车困在车上心急火燎, 开电单车的夹在喷着热气的车龙中*不好*,想要破 口大骂,可是该骂谁去? 澳门真是一个奇怪无比的地方,本身是一个** 倚重游客的旅游城市,可是我们总会看到在重要的节 假*,总会有某个重要的景点或建筑在重整或重修。 例如去年大半年里,好好的一个喷水池广场,就有一 幢建筑物终年披着破破烂烂的红白蓝;待到年底大楼 建好了,圣诞来了,民署大楼又披上重修的胶网;今 年的暑假客似云来,我们的特区**就用这个千挑万 选的*子来重整大三巴牌坊。望着令人啼笑皆非的喷 胶画,不知当局是否有意要让游客留一点遗憾,好让 他们*后重来(或者不来)? 曾经听到一个说法,之所以挑这段*子来做工程 ,主要是暑假时少了接送上学的车子,不致耽误了上 课时间。可是,其他的人呢?游客呢?谁重要谁不重 要? *根本的问题是,是否重整的都是必要的?是否 都要在旅游旺季里重整?重整了,是否*好? 大庙顶重整,我首先惊讶地看到的是主教府办公 大楼前的大青石板统统不见了,铺上水泥,似乎还会 有个花槽。就算在重整前,青石板地也丝毫不影响到 人和车的行走,三幢大小建筑物前的青石板地就是一 个很有吸引力的传统建筑特色。改铺水泥地,不见得 人们走在上面会好过一点,反而会是*热一点;而且 这样一改,没有特色之余,*与周边建筑特色不相符 。 这样的重整,既失去自己固有的特色,也没有比 别人出色之处,结果就是“里外不是人”!我很替大 庙顶的那几棵石斛树担心。 2004.8.2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