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吉林大学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30.40
折扣购买: 国学知识大全(精)/吕思勉讲历史
ISBN: 9787569229301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家贫,12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研读史书。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作为我国现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知识渊博,学术造诣高,与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其史学专著《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中国近代史》等,均为后人的学习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此数书*读一小时,速则三月,至迟半年,必 可卒业。然后以读其余诸书,即不虑其茫无把握矣 。 古代史书,传者极少。古事之传于后者,大抵 在经、子之中。而古人主客观不甚分明;客观事实 ,往往夹杂主观为说;(甚有全出虚构者,是为寓 言。)而其学问,率由口耳相传,又不能无讹误; 古书之传于今者,又不能无阙佚。是以随举一事, 辄异说蜂起,令人如堕五里雾中。治古史之难以此 。苟知古事之茫昧,皆由主客观夹杂使然,即可按 其学术流别,将各家学说,分别部居;然后除去其 主观成分而观之,即古事之真相可见矣。然则前述 分别今古文之法,不徒可施之儒家之今古文,并可 施之诸子也。此当于论读子方法时详之。唯有一端 ,论读经方法时,仍不得不先述及者,则“既知古 代书籍,率多治其学者东鳞西爪之谈,并无有条理 系统之作,而又皆出于丛残掇拾之余;则传之与经 ,信否亦无大分别”是也。世之尊经过甚者,多执 经为孔子手定,一字无讹;传为后学所记,不免有 误。故于经传互异者,非执经以正传,即弃传而从 经,几视为天经地义。殊不知尼山删订,实在晚年 ,焉能字字皆由亲笔。即谓其字字皆由亲笔,而孔 子与其弟子,亦同时入耳,焉见孔子自执笔为之者 ,即一字无讹?言出于孔子之口,而弟子记之,抑 或推衍师意者,即必不免有误哉。若谓经难私造, 传可妄为,则二者皆汉初先师所传,经可信,传亦 可信;传可伪,经亦可伪也。(若信今文之学,则 经皆汉代先师所传,即有讹阙,后人亦无从知之。 若信古文之学,谓今文家所传之经,以别有古经, 可资核对,所异唯在文字,是以知其可信;则今文 先师,既不伪经,亦必不伪传也)是以汉人引用, 经、传初不立别。崔适《春秋复始》,论“汉儒引 《公羊》者皆谓之《春秋》;可见当时所谓《春秋 》者,实合今之《公羊传》而名之”甚详。余谓不 但《春秋》如此,即他经亦如此。《太史公自序》 ,引《易》“失之毫厘,缪以千里”。(此二语汉 人引者甚多,皆谓之《易》)今其文但见《易纬》 。又如《孟子·梁惠王下篇》,载孟子对齐宣王好 勇之问曰:“《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 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 之君,作之师;唯曰其助上帝,*之四方,有罪无 罪,唯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 ,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 下之民。”“此文王之勇也”,“此武王之勇也” ,句法相同;自此以上,皆当为《诗》《书》之辞 ;然“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实为后人评 论之语。孟子所引,盖亦《书》《传》文也。举此 两事,余可类推。近人过信经而疑传者甚多。予去 岁《辨梁任公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一文,曾力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