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太平里的广记(精)
ISBN: 9787516215715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一级作家,浙江省作家协会**团委员,杭州*报报业集团上市公司监事会**,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客座教授。已出杂文随笔集《新世说》、《病了的字母》、《新子不语》、《焰段》、《字字锦》等十余种。作品曾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浙江省**文学作品奖、上海市**文学作品奖。
刘琯寻母 刘琯是河中人,枢密学士刘综的孙子。他是庶出 ,母亲姓王,生下他后,外嫁。他服侍嫡母任氏三十 年,嫡母死,他就去寻找自己的生母,一直没找到。 于是弃官,布衣蔬食,赤脚行天下,但他并不知道母 亲的生死。 数年过去,刘琯寻母的意志愈加坚定,他发誓, 不见母亲不复为人。 有年除夕,他行走到汝洛之间的彭坡。在旅店住 下,满身疲惫。又一年了,母亲还是没消息。他在村 中的酒馆里,一边哭泣,一边喝闷酒。 突然,来了一个天官(古代观察天象的人),刘 琯在忧郁中,对那天官也不太客气,要求他为自己算 卦。天官拄着策杖一算:此坤卦乘乾卦,父母爻动, 你一定是寻访父母的。今坤卦为主,那么,你一定是 寻找母亲的。 刘琯一听,高兴地说:是呀,我一直在寻母,却 一直未见。 天官道:你不要跑来跑去了,你**就可以见到 母亲,就在**,一个时辰以内,你就有大喜了!刘 琯很高兴,但一想,这不过是天官糊弄人的常用把戏 罢了,哄你高兴呗,也就不搭腔了。 天官临走,对刘琯说:马上就会应验,你不要忘 记噢。 刘琯越加疑惑。 过了一会,村中箫鼓喧闹,有人在除夕嫁女,整 个酒馆的人都跑去看热闹。刘琯独自坐着,无聊得很 。过了会,看热闹的人陆续返回,各自说着见闻。一 老兵在自言自语:这是本县富人嫁女,嫁的是本村的 富家,刚刚那个送女儿的,就是她母亲,她女婿家离 这里才十步距离。这个妇人,先嫁在一大官家,听说 生的儿子现在也在做官。后嫁的这一家,是侧室,生 儿女三人。**嫁的,就是*小的女儿,所以亲自送 嫁。这家的大夫人已经去世。她在主事,家里很富有 ,**的嫁妆很丰厚。 刘琯听了很好奇,稍稍移近身子,靠近老兵问: 您知道这老妇人姓什么、先前嫁的那家又姓什么吗? 老兵答:这妇人姓王,听说前嫁的人家姓刘,他 儿子的小名叫琯。 刘琯一惊:您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呢? 老兵:我是放停兵,曾经替他们家服务过,老妇 人经常和我说起此事,所以我记得很清楚,已将她儿 子的姓名写了数千遍。 说完这个,老兵就从腰间拿出一张小纸条给刘琯 看。 刘琯和老兵正投入地交谈,有耳尖的小孩,听见 刘琯寻母,已经跑去向王夫人通报情况了。 老兵说完这些,对刘琯说:我马上就替你去验证 。 然而,此时的刘琯,心里反而平静下来,他找母 亲这么久,也多次被人骗,他认为,或者事情和名字 都相同,但不一定就是他母亲。 老兵跟着小孩的脚步,也去向王夫人汇报去了。 王夫人听说情况后,立即派人迎接刘琯。这时候 的刘琯,还是不敢相信,他漫不经心地前往。见到了 王夫人,各个细节一一验证,果然就是他的母亲,朝 思夜想的亲生母亲。 见面的场景,让很多人唏嘘不已,母子相抱,号 啕大哭,悲痛欲*,声音久久回响在村庄的上空。 认完母亲后,刘琯转身去找天官,再也找不着。 问遍村中人,都说,没有见过这样的人。 后为,刘琯将母亲迎回一起居住,长久服侍,母 亲寿终正寝。 刘琯被宋神宗看重,不断加官,成为一代名臣。 刘琯的两个儿子,都考中讲士。他的家族光显贵盛。 刘琯的母亲是妾,妾的地位就这样,生下儿子, 也极有可能以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将母子生生隔离。 服侍嫡母是儿子的职责,刘琯也做到了。 但是,自己毕竟有亲生的母亲,就如宋高宗一样 ,自己做了皇帝,*要对母亲好,虽然母亲不是皇后 。 刘琯找母,艰辛程度无法想象,既有体力上的劳 损,*有精神上的折磨,当*复一*地失望,那种煎 熬,不是常人所能承*。 希望来自于不经意间,这个叫彭坡的乡村,让刘 琯圆了寻母梦。 刘琯寻母的另一面,是刘琯母亲,王夫人,她也 对儿子*思夜想,这些都可以从老兵言语中得到印证 。这个老兵细节的安排,比小说还生动,没有老兵的 热心,没有刘琯生母平时对刘琯的惦念,刘琯很可能 会在一个平常的山村,喝了一顿闷酒,然后,听闻了 一场普通的嫁女故事,大年初一,他又行进在寻母的 征途中了。 孝可以感天,人们对各种各样的孝,总是寄予* 大的褒扬和嘉奖,担粪兄弟也是,刘琯寻母也是,尽 管天官和那道士,都是不明人物,但,无妨我们对孝 的敬仰。 P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