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京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17.20
折扣购买: 南京历代经典散文/品读南京丛书
ISBN: 9787553319667
两都赋(四篇) 【题解】张恨水(1895~1967年),原籍安徽安庆 潜山县,出生于江西南昌。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 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 意。张恨水是现代著名章回小说家,以作品多产出名 ,其创作的通俗小说多达一百多部,总字数三千万言 ,风靡一时。但他亦擅长散文,风格冲淡平和,知者 就少得多了。《两都赋》是他的一组散文集,共26篇 ,1944年8月1日到1945年1月10日连载于重庆《新民 报》,其时作者正寓居抗战后方的陪都重庆。这组散 文通过对北京、南京二都社会人情、历史沧桑的描摹 ,忆旧怀往,冲淡温润。这里选录四篇,每篇题目都 是一句五言诗,颇有诗情画意。 日暮过秦淮 在秋初我就说秋初。这个时候的南京,马路上的 法国梧桐和洋槐,正撑着一柄绿油油的高伞。你如是 住在城北住宅区,推开窗户,望见疏落的竹林,在广 阔的草地里抹上一片残阳,六点钟将到,半空已没有 火焰。走出大门,左右邻居已开始在马路树荫下溜着 水泥路面活动。住宅中间,还不免夹着小花园和菜圃 ,瓜架上垂着一个个大的黄瓜,秋虫在那里弹着夜之 前奏,欢迎着行人。空上一件薄薄的绸衫,拿了一柄 折扇,顺路踏上中山北路,漆着鱼白色的流线型公共 汽车,在树荫下光滑的路上停着。你不用排班,更不 用争先恐后,可以摇着你手上那柄折扇,缓缓地上车 ,车中很少没有座位。座椅铺着橡皮椅垫,下面长弹 簧,舒适而干净,不少于你家的沙发。花上一角大洋 ,你是到扬子江边去兜风呢,还是到秦淮河畔去听曲 呢?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 我不讳言,十次出门有九次是奔城南,也不光为 了报社在那儿,新街口有冷气设备的电影院,花牌楼 堆着鲜红滴翠的水果公司,那都够吸引人。尤其是秦 淮河畔的夫子庙,我的朋友,几乎是“每日更忙须一 至,夜深还自点灯来”,总会有机会让你在这里会面 。碰头的地点,大概常常是馆子里的河厅。有时是新 闻圈外的人作主,有时我们也自行聚餐。你别以为这 是浪费,在老万全喝啤酒吃的地道南京菜,七八个人 不过每人两元的份子。酒醉饭饱,躺在河厅栏杆边的 藤椅上,喝着茶嗑着瓜子,迎水风之徐徐,望银河之 耿耿,桃叶渡不一定就是古时的桃叶渡,也就够轻松 一下子的了。 我们别假惺惺装道学,十个上夫子庙的人,至少 有七八个与歌女为友,不过很少人自写供状罢了。南 京的歌女,是挂上一块艺人的牌子的,她们当然懂得 什么是宣传。所以新闻记者的约会,她们是“惠然肯 来”。电炬通明,电扇摇摇之下,她们穿着落红纱衫 子,带着一阵浓厚的花香,笑着粉红的脸子,三三两 两,加入我们的酒座。我们多半极熟,随便谈着话, 还是“舄履交错”。尽管良心在说,难道真打算作个 《桃花扇》里人?但是我没有逃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