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跳爱科学(珍藏版冬)

马小跳爱科学(珍藏版冬)
作者: 杨红樱
出版社: 吉林美术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2.30
折扣购买: 马小跳爱科学(珍藏版冬)
ISBN: 9787538678901

作者简介

杨红樱,四川省作家协会副**,成都市文联副**,曾做过小学老师、儿童读物编辑、儿童刊物主编,享****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19岁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现已出版童话、儿童小说五十余种。已成为畅销品牌图书的有:《杨红樱童活系列》、《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笑猫*记系列》,总销量超过3000万册。 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奖提名奖、中华**出版物奖、全国**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 作品被泽成英、法、德、韩、越等多语种在**出版发行。 在作品中坚持“教育应该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理念,在中小学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多次被少年儿童评为“心中*喜爱的作家”。

内容简介

老鼠为什么喜欢咬东西 老鼠是很让人讨厌的动物,不仅因为它毁坏粮食 、传 播疾病,还因为它总是咬坏东西。我们经常听到老鼠 在夜 晚咬东西的声音,可是,我们仔细检查一下被老鼠咬 坏的 衣柜或其他物品,总能在周围找到一堆碎屑,看来老 鼠并 不会把它们吃掉。那老鼠为什么还要咬东西呢?实际 上, 老鼠喜欢啃咬硬物,**是由于门齿不断生长而引起 的一 种生理反应。老鼠的上下颌各有一对门齿,它们不 像 其他动物的门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停止了,而是会 不停地生长。这样下去,门齿越长越长,老鼠不 就不能闭嘴了吗?别担心,老鼠啃咬硬 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门齿在不 断地生长,老鼠也在不断地磨牙,这 样,就能抑制门齿变得太长了。怎么 样,小朋友,老鼠是不是很聪明? 雪花都是六角形的吗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们在飘落的过程中 成 团地攀连在一起,就形成了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 常在 0.05~4.6毫米之间。雪花的形状极多,有星状、柱 状、 片状,等等,但它们的基本形状都是六角形的,所以 古人 有“*木之花多五出,独雪花六出”的说法。 雪花为什么多呈六角形,花样又如此繁多呢? 雪花是由小冰晶增大而来 的,而冰的分子以六角形的为* 多,因而形成的雪花多是六角形。 雪花形状的多种多样,则与它形成 时的水汽条件有密切 的关系。 对于六角形的片 状冰晶来说,由于它 面上、边上和角上的弯曲程 度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 饱和水汽压,其中角上的 饱和水汽压*大,边 上次之,平面上*小。 在实有水汽 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的面、边、 角 上的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 不相同。如果云中水汽不太丰富,实有水汽 压仅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只会在面 上凝华,这时形成的就是柱状雪花。如果水 汽稍多,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在 边上 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由于凝华的速度还与弯曲程度 有 关,弯曲程度大的地方凝华较快,所以在冰晶边上凝 华比 面上快,这时多形成片状雪花。如果云中水汽**丰 富, 实有水汽压大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这样在面上、边 上、 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尖角处位置突出,水汽供应* 充 分,凝华增长得*快,所以多形成枝状或星状雪花。 再 加上冰晶不停地运动,它所处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也不 断地变化,这样就使得冰晶各个部 分增长的速度不一致,从而形成 多种多样的雪花。 神秘的微生物 在这个目前对人类来说仍有太多未知奥秘的生命 世界 里,除了我们熟知的动物、植物,还有一个神秘的群 体。 它们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或电 子显 微镜才能看清楚,它们的名字叫微生物。 微生物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 些 没有细胞的生物。主要有古茵;属于原核生物类的细 菌、 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属于真核生 物类 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上这些微生物在光 学显 微镜下可见。木耳和银耳等食用茵、药用菌是例外, 尽管 可用厘米表示它们的大小,但其本质是真菌,我 们称它们为大型真菌。而属于非细胞生物类的病 毒、类病毒和朊病毒(又称朊粒)则需借 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其实,微生物“出生”*早,地球诞 生至今已有46亿多年,* 早的微生物35亿年前就已 出现在地球上,人类出现 在地球上则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但微生物与人类“ 相 识”甚晚,人类认识微生物只有短短的几百年。1676 年荷 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从而揭 示出 一个过去从未有人知晓的微生物世界。 虽然我们用肉眼看不到单个的微生物细胞,但是 当微 生物大量繁殖在某种材料上形成一个大集团时,或是 把微 生物培养在某些基质上时,我们就能看到它们了。我 们把 这一团由几百万个微生物细胞组成的集合体称为 菌落,例如*败的馒头和面包上长的毛,烂水果 上的斑点,皮鞋上的霉点,皮肤上的癣块等就是 由许多微生物形成的菌落。 微生物虽小,但它们和人类的关系非 常密切。有些对人类有益,是人类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有些对人 类有害,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 有的虽然和人类没有直接的利害关 系,但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中具有关键作用。 P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