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880.00
折扣价: 492.80
折扣购买: 太平广记 文白对照(全十四册)谦德文化出品 全本全译
ISBN: 9787512692909
昉(925-996),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祐时期,进士及第,授秘书郎,累迁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任中书舍人、给事中,知衡州。宋太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同平章事。至道二年(996)去世,获赠司徒,谥号“文正”。李昉工诗,《宋史》称其“为文章慕白居易,尤浅近易晓”,是“白体”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文集五十卷,已佚。李昉最大的功绩是奉命先后主持编修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三部巨著。它们与《册府元龟》合称“宋代四大书”。
《太平广记》表 李昉、扈蒙、徐铉等 臣昉等言:臣先奉敕撰集《太平广记》五百卷者,伏以六籍既分,九流并起,皆得圣人之道,以尽万物之情。足以启迪聪明,鉴照今古。伏惟皇帝陛下,体周圣启,德迈文思。博综群言,不遗众善。以为编秩既广,观览难周,故使采摭菁英,裁成类例。惟兹重事,宜属通儒。臣等谬以谀闻,幸尘清赏,猥奉修文之寄,曾无叙事之能,退省疏芜,惟增冒。其书五百卷、并目录十卷,共五百十卷。谨诣东上阁门奉表上进以闻,冒渎天听。臣昉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太平兴国三年八月十三日。 将仕郎守少府监丞臣吕文仲、臣吴淑。 朝请大夫太子中赞善柱国赐紫金鱼袋臣陈鄂。 中大夫太子左赞善直史馆臣赵邻幾。 朝奉郎太子中允赐紫金鱼袋臣董淳。 朝奉大夫太子中允紫金鱼袋臣王克贞、臣张洎。 承奉郎左拾遗直史馆臣宋白。 通奉大夫行太子率更令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徐铉。 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陈县男食邑三百户臣汤悦。 朝散大夫充史馆修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李穆。 翰林院学士朝奉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臣扈蒙。 翰林院学士中顺大夫户部尚书知制诰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赐紫金鱼袋臣李昉。 八月二十五日奉敕送史馆。 六年正月奉圣旨雕印板。 燕昭王 燕昭王者,哙王之子也。及即位,好神仙之道。仙人甘需臣事之,为王述昆台登真之事,去嗜欲,撤声色,无思无为,可以致道。王行之既久,谷将子乘虚而集,告于王曰:“西王母将降,观尔之所修,示尔以灵玄之要。” 后一年,王母果至。与王游燧林之下,说炎皇钻火之术。然绿桂膏以照夜,忽有飞蛾衔火,集王之宫。得圆丘砂珠,结而为佩。王登捱日之台,得神鸟所衔洞光之珠,以消烦暑。 自是王母三降于燕宫,而昭王狥于攻取,不能遵甘需澄静之旨,王母亦不复至。甘需白:“王母所设之馔,非人世所有,玉酒金醴,后期万祀,王既尝之,自当得道矣。但在虚疑纯白,保其遐龄耳。”甘需亦升天而去。 三十三年,王无疾而殂,形骨柔耎,香气盈庭。子惠王立矣。(出《仙传拾遗》) 燕昭王 燕昭王,是燕王哙的儿子,即位后喜好仙术。仙人甘需是他的大臣,为他讲述了登昆仑山修道成仙的故事,告诉他只有摒弃私欲,远离歌舞女色,无欲无求,恬淡无为方可得道。燕昭王按此要求执行了很久,谷将子腾云而来对他说:“西王母即将降临,来考察你的修行,为你展示仙道的玄理要义。” 一年后,西王母果然来了,与燕昭王同游燧林,告诉他炎帝钻木取火的技巧。然后点燃桂膏照亮黑夜,忽然有很多飞蛾口衔火球聚集到燕昭王宫中,火球变成了圆丘形的砂珠,燕昭王将它们串上绳子制成了佩饰。燕昭王登上距太阳最近的高台,得到神鸟衔来的明亮通透的宝珠来消解炎热。 后来西王母又三次降临到燕昭王的宫中,但燕昭王却醉心于攻城徇地,不再遵照甘需所言静心清修,王母也就不再降临了。甘需说:“西王母宴席上的菜品绝非凡尘所有,玉酒金液是耗时万年才制得的,您既然已经吃了,自是可以得道了。只需心无杂念地修道,自会保持高寿的。”后来甘需也得道升天离开了。 三十三年后,燕昭王无疾而终,尸体柔软,香气四溢,他的儿子燕惠王继位。(出《仙传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