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传/世界名人名传

劳伦斯传/世界名人名传
作者: (英)理查德·奥尔丁顿|总主编:柳鸣九|译者:毕冰宾//何东辉
出版社: 河南文艺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劳伦斯传/世界名人名传
ISBN: 978755590570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伊斯特伍德矿区位于英国的诺丁汉郡和德比郡交界处 ,离诺丁汉工业城西北方大约十英里。那个地区的工厂的 燃料都是由毗邻的煤矿提供的;伊斯特伍德的布林斯里煤 矿就是其中的一个。直到19世纪末,布林斯里“还只有一 条冷冷清清的大街,几百所简陋的房屋……矮小肮脏,盖 着石板顶的砖房”,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一种极其卑微、 狭隘、庸俗、无比丑陋的感觉,同时却掺杂着某种宗教的 尊严感”。当时正是工业革命时期,急匆匆地兴建了许许 多多这一类杂乱丑陋的城镇,伊斯特伍德不过是其中的一 个。对于这种肮脏丑恶的现象,尽管罗斯金数十年不断地 抗议抨击,却始终不起作用。 但是,伊斯特伍德比起谢菲尔德来那还好一些;在谢 菲尔德终年笼罩着蘑菇状的黑烟,像维苏威火山爆发一般 光景,遮天蔽日,毒害着人的肺部器官。它也不像真正的 黑色之乡(英格兰中部矿区)那样绵延几百乃至几千平方英 里到处都是矿井,工厂的烟囱和肮脏的街道,干百万张灰 青色的脸,带着痛苦、绝望和愠怒的表情。伊斯特伍德的 煤田占地小,都是比较晚开发的,因而矿工的住宅区还没 有真正堕落到贫民窟的地步。由于矿区小,所以和周围的 田野农地划分得也不是很清楚。有些住家还可以看到远处 广阔的农村景象。这些地方和居民还没有形成完全机械化 的单调生活。“在那里还有一种潜在的粗犷和不羁的气息 ,一种激动和冒险的精神,它们潜藏在中部地区一片漆黑 的夜晚里,在星期六下午足球赛的呐喊声中。”有时矿工 到周围近似荒野的农村偷猪。他们中的许多人每周都把应 该养家的“血汗钱”喝啤酒挥霍掉。难怪女人们对那些小 酒店恨之入骨,因为它夺走了矿工们那最后五先令或十个 先令的余钱,使他们的家庭生活得不到丝毫改善;难怪每 当丈夫们喝得醉醺醺昏陶陶地回到家里时,她们就怒不可 遏。但是,谁又忍心责怪那些丈夫呢?对他们来说,酒店就 意味着温暖、友情、欢乐和休憩,使他们在劳瘁的工作和 愁苦的生活中得到片刻的解脱。这些矿工及其家属都有他 们自己的宗教观念,具有严格的社会道德标准和成见。他 们感觉不到矿区的丑陋面貌;他们闭关自守的生活使他们 不能认识到自己集团的渺小地位,反而夸大了自己在英国 经济和一般事务规则中的重要性。 19世纪70年代一个名叫约翰·亚瑟·劳伦斯的矿工和 他的妻子莉迪娅——娘家姓比德萨尔——来到了伊斯特伍 德。他们是1875年12月27日在诺丁汉的斯纳顿教堂结的婚 。在伊斯特伍德,他们生儿育女,并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 一生。 在许多方面,他们是一对不协调的夫妻。他们那位出 名的儿子告诉我们说,约翰·亚瑟·劳伦斯属于最后一代 没有接受国家义务教育的英国人,从来没有受过寄宿学校 的驯化,刚满十岁就被送到矿井里做工,写自己的名字都 感到吃力。到晚上,他会吭吭哧哧地给满心不耐烦的妻子 读报;或者清晨,蹲在厨房的熊熊炉火旁,一边用餐叉烤 着早餐吃的熏肉,肥油滴在他的面包上,一边吃力地读着 报纸上的新闻。他整个生活完全是体力劳动,在矿上艰苦 地劳作,在家里还要做无数的琐事,他喝酒、聊天,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