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精)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那时的校园生活还是很 平静的。法律虽不是 志愿,但进入华政后,我 也很投入、很努力,每晚 都到图书馆去借阅各种图 书。华政原是圣约翰大学 旧址,草地中有一个图书 馆,很漂亮,藏书颇丰, 借阅手续也很简便。我看 了很多法律和社科类著作 。第二年新生入学时,学 生处让我给新人学的学弟 学妹们谈谈大学生应该怎 么学习。一年来的大学生 活得到了学生处的肯定和 欣赏,我有点得意,学得 努力了。 当时的教学方式是这样 的,讲课的主要是讲师( 实际上法学教授也很少) 。那时像讲授“ 与法的 历史”的叶孝信讲师等后来 都成为名师。1956年华政 扩招,一个年级500人,除 俄语外,专业课都是在大 教室上大课。课后,老师 常常出些题目,助教组织 小组讨论,讨论很热烈, 大家都很认真。 一年级时,教学比较正 常,都是基础课,俄语、 哲学、政治经济学、 与法的理论、 与法的 历史等。第二年开始,情 况变了,先是着力除“四害” 、“反右”,然后又去参加入 民公社建设,搞了一年多 。回来后又学习了一些课 程,如刑事政策、民事政 策等,但没有行政法。 “反右”运动 我是否在1957年“反右” 中成为了右派?我很少谈 及,因为这事若是若非, 三言两语说不清。 “反右”运动开始前,各 单位发动大鸣大放,华政 也一样,以党支部为单位 ,征求大家对党的领导的 意见。那时提出反对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