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伊朗(发现丝路另一端的风景)
作者简介
赵熠,网名小虎牙,百度梦想旅行家,媒体工作者,摄影师,旅行专栏作者,曾出版《牵手旅行》。
内容简介
诗人之城设拉子 设拉子位于伊朗的中心地带,是法尔斯省的省会 。伊朗人的语言——波斯语(法尔斯语,Farsi)— —便因此得名。来伊朗旅行,必须要来设拉子这座历 史古城。理由很简单,它是波斯历史的摇篮,是波斯 帝国首都Persepolis(波斯波利斯)和Passargad( 帕萨尔加德)的遗址所在地。 设拉子之于伊朗,如同西安之于中国——这里不 只书写历史,更诞生灿烂的文化。 设拉子吸引人之处不仅如此。这座城市承载了许 多美誉:夜莺之城、花园之城、诗人之城、哲学家之 城,以及充满诗情画意和芬芳扑鼻气息的玫瑰之城。 当我第一次看到设拉子时,我便被它出众的美景所征 服,设拉子机场到市区长达8公里的大道两旁,延绵 不断的花园让整座城市都散发着醉人的花香。 对于德黑兰、伊斯法罕、阿拔斯港这些城市,商 业贸易是他们头等重要的生命线。而设拉子则是一处 绿洲,这点不论是从字面上讲还是从它的比喻意义来 讲,都是合适的。它的波斯花园对于从其他地方风尘 仆仆前来的人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休憩之处。 来到设拉子,我也想模仿哈菲兹(Hafez)那样 惊呼: 可爱的设拉子呀, 你有无可比拟的环境 ——哦,真主! 但愿它永不衰败。 又如萨迪(Sadi)的诗中所写: 当游人在五月里来到设拉子后, 他们都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由于设拉子出了两位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伟大的波 斯诗人——萨迪和哈菲兹,所以许多学者将这座浪漫 的城市称为“诗人之城”或者“诗歌之都”。 哈菲兹是一位伟大的波斯抒情诗大师,是14世纪 文学巨匠。哈菲兹生于设拉子,一生居住此地。清晨 ,带着对浪漫与诗歌的期待,我来到了哈菲兹陵寝— —与其说是陵寝,不如说是一座美轮美奂的波斯花园 。进入大门后,一段石阶将我领上诗人的墓地。墓地 上有两列柱廊相交,墓顶上有一个圆形穹顶,外形如 一顶帽子。圆顶内装饰着精美的、镶嵌精美图案的彩 陶纹饰。墓石和柱廊里的四根柱子是由雪花石膏制成 ,可以追溯到300年前的卡里姆汗时期,墓石上镌刻 着哈菲兹的抒情诗。哈菲兹生前所歌颂的蓝天、阳光 、精致的建筑、春天里盛开的花朵、甜蜜的爱人,仿 佛从诗歌里来到了现实世界,围绕着设拉子的每一个 人。 最浪漫的诗人和最严格的宗教禁忌,在这个国家 相遇,看似格格不入,波斯人却能巧妙地处理和融合 。早在伊斯兰革命前,伊朗就是个十分西化和自由化 的国度,1950年美国驻伊朗大使评论道:“对于一个 东方国家来说,伊朗恐怕有点过于西化了。”在1979 年伊斯兰革命之后,禁忌越来越多:不能有靡靡之音 ,不能当街跳舞,不能喝酒,不能牵手,不能婚前性 行为……波斯人浪漫的基因,就只能释放在对诗歌的 喜爱上了。几乎每一个伊朗人,都能背出几句哈菲兹 的诗句,大多数普通家庭中,《古兰经》和《哈菲兹 诗集》是必不可少的书籍。 如果没有亲临伊朗,可能会把伊朗想象成到处弥 漫着宗教气息、到处是蒙面黑袍的古板国家。在哈菲 兹陵寝,我感受到的却是浓浓的文化气息。今天,花 园里正举行一场“诗歌抄写大赛”,设拉子大学的学 生来到这里,用一天的时间,抄写哈菲兹的诗歌,比 一比谁抄得好、抄得漂亮。学生们席地而坐,三五一 堆,用铅笔在白纸上写着蝌蚪般的波斯文。我们驻足 欣赏,被学生们认真的模样所陶醉。 “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一个看似工作人员的 女孩,看到我止步不前,主动解释道:“这是一场比 赛,比一比谁抄写得好。我们的大学经常举办这样的 活动,目的是在年轻人中传承波斯文化。” 我点点头,似懂非懂的。她接着说:“我叫 Bahar,是Marv Dasht大学建筑系大三学生,也是今 天‘诗歌抄写大赛’的工作人员,很高兴认识你。” “Bahar。”我打量着她,她有着传统波斯人的 大眼睛,眼睛外画着浓浓的眼线,眼睛更显得大了; 高高的鼻梁,像凸起的山峰;高高的发髻上戴着头巾 ,露出头顶大片的、染过的黄色头发。我喃喃地重复 着:“Bahar,Bahar是什么意思?” “Bahar,在波斯语中是春天的意思,伊朗有很 多叫Bahar的女孩。”她笑了笑接着说:“留下我的 电话,不论你们在设拉子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 打电话。”说完,又强调了一句:Everything(任何 事)!” P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