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声评传/江苏当代作家评传丛书

高晓声评传/江苏当代作家评传丛书
作者: 王彬彬|责编:牟盛洁|总主编:丁帆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高晓声评传/江苏当代作家评传丛书
ISBN: 978755943819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章在世乱家贫中成长 一、 家住芳泉浜梢上 1928年7月8日,高晓声出生于江苏省武进 县郑陆桥后董墅村。 武进县现在属于常州市管辖。习称的苏锡常 (苏州、无锡、常州),算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高晓声在多篇散文里描绘过自己的家乡。在散文 《我*熟悉的地方》中,高晓声写道: 古运河从瓜洲过长江南下,经过镇江后迤逦 东南,百数十里便到常州西门。于此分成两支: 主流绕城南奔无锡,称南塘河;支流落北朝东, 横卧在长江南岸、沪宁铁路以北一块狭长的平原 上,称北塘河。这河床的北岸,每隔几里便有小 河直通长江,江里涨潮,潮水便从小河里灌进北 塘河,落潮又退走,所以河水终年都是浑浊的。 河床的南岸,每隔几里,也总会有沟浜出现,这 些沟浜向岸南的平原伸进去,就像挺进的军队碰 到了敌人顽强的阻挡,很少有一往直前的时候, 因此河面或狭或宽,或迂回曲折,分流频繁,大 沟浜分出小沟浜,小沟浜再分出小小沟浜……想 象当年“鏖战”,有摆开架势打硬仗的阵地战, 有迂回包抄的围歼战,有尖刀般直插敌阵的掏心 战……一旦得手,便乘胜前进,分头追击,去占 领尽可能多的地盘,使这块土地,到处留下它们 深刻的痕迹,形成了像人身血管一样大大小小密 密匝匝的河网系统。 这说的是常州地区的总体自然情形。而北塘 河流出常州城三十里,便是郑陆桥了。郑陆桥是 一处市镇,一条街沿北塘河形成。街东头有一条 通江的小河,称作芦蒲江。而北塘河南岸有一个 大沟浜,正对着芦蒲江江口,叫做草塘浜。草塘 浜纵深虽只二十里,但一路弯弯曲曲,沿途又分 出许多沟浜,像粗树枝上长出许多枝条。据说从 草塘浜分出的沟浜,共有七十二条之多,在这草 塘浜周边,形成迷魂阵。若非本乡本土人,贸然 撑船进去,就出不来了。陆上的路,自然会是随 水赋形,外乡人择定一条路走,会走着走着,到 了尽头发现竟是水。抗战时期,就有一队日本兵 因此被游击队消灭。长江每一涨潮,江水就迅疾 地涌向芦蒲江。江水裹挟着鱼虾龟鳖等各种水族 和黄沙泥土,万马奔腾般抢出北塘河,直涌进草 塘浜。江水涌进草塘浜后,便如马群进了圈厩, 渐渐安静下来,各种杂质在浜里沉淀,越往里, 随江水涌入的杂质越少,水便也越清。各种水族 虽然是被江潮挟持而来,但进入草塘浜后,却乐 不思蜀。比起浑浊、凶险、单调的长江,这草塘 浜简直是温柔富贵乡。由于从长江进来的鱼便不 再出去,这草塘浜便成了天然的鱼库。鱼虾龟鳖 蟹,根本无须特意放养,自然捕之不尽,捞之不 竭。周边的村子,村村都有靠捕鱼为生的职业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