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行业金融科技探索与实践(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2018年课题报告精选)

证券行业金融科技探索与实践(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2018年课题报告精选)
作者: 编者: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责编:程筠函
出版社: 格致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2.20
折扣购买: 证券行业金融科技探索与实践(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2018年课题报告精选)
ISBN: 9787543230651

作者简介

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以下简称ITRDC)是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复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负责建设和运营的行业技术研究机构。自2011年成立以来,专注探索证券信息技术热点、难点问题,联合行业开展课题研究,并陆续成立了监管科技实验室和低时延技术实验室,积极推动行业交流、技术推广。

内容简介

1.1 背景 随着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各国外汇、信贷及利率等方面的管制放松,国际金融市场逐渐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市场。尽管有时差,但由伦敦、纽约、东京和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组成的市场,已经实现了7×24小时不间断的金融交易,其中包含黄金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 对证券行业而言,跨时区、跨交易所的合作有利于内地和世界各地证券业的交流发展,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港股通、沪伦通的探索都在预示着未来的证券交易将不仅仅局限于境内交易所,还会向跨时区、跨交易所的方向发展。 对券商而言,连续交易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迎合投资者投资、套利和避险的需求,将是券商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由于传统券商端交易系统设计时,市场并无此类需求,因此很难适应7×24小时连续交易的要求。对此,本章尝试回答“券商交易系统如何满足7×24小时连续交易”这个问题(下文简称7×24小时连续交易问题)。 1.2 研究目标 本章理解的7×24小时连续交易,是指交易系统有能力对外提供持续、稳定的服务;同时,交易系统“内部”,在不停止整体对外服务的前提下,有能力进行维护升级、所司测试、容量扩展等事务。本章更多地侧重在连续交易,而不是去强调7×24小时一秒钟都不停。 连续交易,在软件工程上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对国内大多数券商而言,都需要考虑已有系统如何支持连续交易,可谓千头万绪。本章并不是研究其中所有的问题,而是对以下问题重点聚焦: (1)怎样的系统架构足以支持7×24小时连续交易? (2)连续交易时,如何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现实意义讲,对于场内证券和场外开放式基金的结算确权文件,券商端收到的时点不同,场内外的资金在券商端清算后的结果若能快速作用于交易,就能保证连续交易时的资金使用效率。 2016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宣布关闭多家实体交易大厅,电子化交易正在以快速的步伐进入现代资本市场,并逐步替代过去传统的交易形式。我国也不例外,自上交所诞生之日起,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历了电子化和网络化的两次科技浪潮。这明显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交易所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科技浪潮,这也为各种业务的革新和开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本书主编为证券信息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上海),是由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行业公共技术研究平台。其联合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高等院校和科技企业等机构陆续开展了不少课题研究,本书精选收录了其中7篇较有代表性的课题成果报告,内容涉及7*24小时连续性交易、智能运维、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等。这不仅是对现下金融领域前沿科技的探索,也是对这些科技浪潮向金融证券行业发起挑战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