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散曲:大融合时代的文化硕果
作者简介
曾永义 1941年生于台湾,台湾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文哲所咨询委员、世新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名誉教授、特聘研究讲座教授,并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十余所大学之客座教授。专长为戏曲、俗文学、诗歌、民俗艺术。有学术著作《戏曲源流新论》《俗文学概论》《明杂剧概论》《戏曲学》等二十多种,创作散文集、戏曲剧本、通俗著作数十种。
内容简介
致读者书 曾永义 亲爱的朋友: 在这里,要献给您的一本书是《元人散曲:大融合时代的文化硕果》。 曲在传统文学中跟诗词并称,散曲可以说是元人的新诗。这种元人新诗的幅员比唐诗宋词更为广阔,情味更为活泼,而格律更为精致。以韵文学来说,它是运用中国语言文字达到最超妙的作品。 本书的目的是希望您认识元人散曲,欣赏元人散曲。认识是欣赏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有深切的欣赏。所以本书也就分作“认识”和“欣赏”两大部分。而在“认识”元人散曲之前,则首先介绍元代的政治社会与文学环境,希望您能了解元曲是在什么样的“温床”中孕育成长的;其次考订元人散曲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列表记其姓名、籍贯、身份、作品数,从而观察元人散曲的地位和作家的特色。 认识元人散曲则从渊源形成、体制规律、语言结构、内容思想、风格流派等方面论述,最后纳为元人散曲的特质作为结论。由于曲所讲究的是语言旋律与音乐旋律的融合无间,必须对它有精细的认识,然后才能品尝出曲的真正神髓。为此,本书在这一方面占了相当多的篇幅,从语言长度、声调韵协、音节形式上说明语言旋律,从宫调曲牌、腔板组织上说明音乐旋律,同时对于格式的变化莫测,也追寻了它的原理。凡此,目的是希望您诵读时无棘喉涩舌之苦,写作时不致贻失格舛律之讥。 欣赏元人散曲则按派别选名家名作,对作家简介、对作品注解,然后或每首分叙,或数首合叙,作为“曲话”。曲话中评论作家的成就、作品的风格,有时也记逸闻琐事、详加分析作品。由于曲是比较显豁的文学,表现的方式往往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 也就是说它唯恐不说尽,并不以凝练含蓄为美。因此,“曲话”中也就没有首首都加以“赏析”的必要。 张小山是散曲作品最多的元代散曲家,他有一首题目叫《怀古》的《水仙子》,开头两句是“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前面一句写的是昭君,后面一句写的是西施。这两句的境界正好可以用来说明元人散曲的两种风格:即前者是莽爽、豪辣、灏烂的,后者是清丽、优雅、潇洒的;后者虽然在诗词中犹能习见,但多半少了它那份清刚之气,而前者则是曲的独特品质了。我们读多了诗词,就好像吃腻了山珍海味,那么朗诵朗诵曲子,就好像换上果蔬蒜酪风味,齿牙间必定拂拂然。本书在文学的美馔佳肴之间,要献给您的正是一道叫你齿牙间拂拂然的“果蔬蒜酪”。 写到这里,西山朝来爽气,使我望风怀想,想起了远方那敬爱的人,也就把这本书同时献上吧! 它是运用中国语言文字达到超妙的作品 曲在传统文学中和诗词并称,而散曲可以说是元人的新诗。这种元人新诗的幅员比唐诗宋词更为广阔,情味更为活泼,而格律更为精致。以韵文学来说,它是运用中国语言文字达到超妙的作品。 无须古文基础,也能轻松读懂——满心而发,肆口而成 曲是比较显豁的文学,表现的方式往往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也就是说它唯恐不说尽,并不以凝练含蓄为美。因此,“曲话”中也就没有首首加以“赏析”的必要。读者阅读过程中,内心共鸣不断,爱不释手。 焕然一新的感觉——突破“山珍海味”的诗词,走入“果蔬蒜酪”曲子 我们读多了诗词,就好像吃腻了山珍海味,那么朗诵朗诵曲子,就好像换上果蔬蒜酪风味,齿牙间必定拂拂然。本书在文学的美馔佳肴之间,要献给您的正是一道叫你齿牙间拂拂然的“果蔬蒜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