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 译馆 经济危机
作者简介
沃纳·普拉普(Werner?Plumpe)德国著名经济史家,法兰克福大学经济与社会史教授,德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著有《企业家——事实与虚构:历史传记研究》《冷酷的资本主义:正在进行的革命史》等,与他人合著《大萧条:1929年至1939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工业世界的神话》等。
内容简介
1873年四五月间,维也纳证券交易所,房地产泡沫破灭。贵族、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组成的众多投资者爆发恐慌。之前被公认成功的银行家和股票交易员突然开始担心自己的生命和自由。有的人开始采取极端手段。维也纳某报纸写道,有些股票交易员“把衣服放在桥上伪造自杀现场,自己换装消失了”。类似报道也出现在2009年1月26日的《明镜周刊》:“一系列备受瞩目的自杀事件震惊华尔街。其中一些并非银行家和股票交易员真的自尽了,有些人假装自杀以逃避诉讼。”这种逃避行为似乎并非毫无道理:上一次重大金融危机后,慕尼黑有位刑法教授呼吁,务必要将造成当前金融与经济危机的人绳之以法。纽约资产管理人伯纳德· 麦道夫(Bernard Madoff)和众多贪得无厌的基金经理的著名案例更加完整地描绘出这幅画面:金融界似乎掌握在一群毫无廉耻的骗子手里,他们宁可发生严重经济危机,也不放弃任何盈利机会。如果没有无良银行家,过去几年的动荡似乎可以幸免。 回顾过去几个世纪,人们就会对这种过于简化的流行观念产生怀疑。经济危机在历史上反复出现,影响深远,其重要性远超出经济范畴,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经济危机并非新经验。旧约中,约瑟七个荒年与七个丰年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收成波动及接踵而至的物价上涨、饥荒和贫困始终伴随着古代欧洲史。 19世纪以来,即使农业效率的提高克服了这些苦难,危机也绝未结束。此后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经济上反复受到干扰,不断动荡。收成波动和经济波动不是人类一直必须忍受的唯一灾难。投机危机也是灾难,而且绝不是什么新现象。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骗局”, 18世纪英国的“南海泡沫”,19、 20、 21世纪的大量投机泡沫,标志着看似永无止境的一系列危机丛丛的经济衰退时期。大范围的国家破产也是如此。 ——第一章 经济危机:历史与现状 战后持续的高速增长使人相信,不仅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危机性发展,甚至经济危机总体上都可避免,经济政策的任务就是确保经济增长均衡。经济学毫不畏惧地承担了此间的传声筒角色。凯恩斯主义提出了这样的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反周期的,避免或至少减少不均衡的行动是可能的。结合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一种经济治理模式由此出现了,直至20世纪60年代末都被广泛接受。这个计划和治理幻想并没能在20世纪70年代首批严重的经济危机现象中幸免,因为其经济治理的核心假设之一并未得到证实,即增加流动性或通过政府贷款,以温和通胀为代价,可以推动增长、确保就业。同样,另一种战后的核心机制——汇率固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为了避免未来出现两次大战期间一样的货币动荡,以及不再重蹈20世纪20年代金本位错误的覆辙,在1944年专门被创造出来,却不得不于1973年被放弃。由于各参与国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固定汇率制度过于僵化,为维持这种汇率,会要求支出不断增加。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单方面摒弃按照特定汇兑平价用美元兑换黄金的承诺,这一制度随之终结。人们期待的永久繁荣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反复的经济和危机周期,这个过程今天仍在继续。 ——第七章 “大繁荣”后:回归正常 ·通俗易懂、简明清晰的经济危机大历史 德国著名经济史家沃纳·普拉普在简短的篇幅内巧妙呈现了复杂的经济过程,全面展示了历史上的不同危机事件,如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骗局”,18世纪英国的“南海泡沫”,1857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危机以及晚近的希腊债务危机等等,为任何对经济史感兴趣的人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 ·应对当前和未来危机的案头必读书 书中分析了不同经济危机事件其后不同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在各种经济学理论指导之下的各种经济政策对经济危机的动态影响,强调指出:经济危机不应被简化为投机过度、市场失灵或政治失败。以史为鉴,在当今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更可能洞悉未来,从容度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