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作者简介
译注简介 “若水古社”系高高国际旗下专业古籍整理工作室,已获注册商标,由当今古典文学研究名宿、国学世家陈书良先生任学术总指导,同时聘请众多古籍专家为长期顾问。已校点、译注、整理出版了《山海经》、《周易》、《道德经》、《庄子》、《史记》、《世说新语》、《古文观止》、《王阳明全集》、《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家书》、《聊斋志异》、《战国策》、《脂砚斋评石头记》、“四大名著·国学典藏版”等数十种古籍类畅销经典,深得业内认可及读者喜爱。
内容简介
第1章 南山经 导?读 《南山经》主要描写了南方三大山系的地貌矿藏和怪兽怪禽,以及各山系的祭祀情况。三大山系一共有大大小小四十座山脉,总共有一万六千三百八 十里。 南方的列山有招摇山、堂庭山等九座山和七个水系,山上有很多可以治愈疾病的植物和动物。 南方的第二列山系有十七座山,《南山经》记载了这些山的位置和地貌。山中有很多的怪兽,这些怪兽大都样貌奇特。 南方的第三列山系从天虞山到南禺山,《南山经》中记载了这些山上的矿产,介绍了山上的草木植物和怪兽,这些山在南山第二山系的南面。这里还描述了传说中的凤凰。 《南山经》之首曰山1。其首曰招摇之山2,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3。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4,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5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6。有兽焉,其状如禺7而白耳,伏行8人走,其名曰狌狌9,食之善走。丽10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11,佩之无瘕疾12。 南方列山系叫山山系。它的座山叫招摇山,位置是在西海的边上,山上生长着很多桂树,还有很多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上还生长着一种草,这种草看起来像韭菜,开的花是青色的,它的名称是祝馀,人如果吃了它就不会感到饥饿。山上还有一种树,看起来像构树,有黑色的纹理,花会发光,发出的光芒照射着四周,它的名称是迷榖,人把它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山中还有一种野兽,看起来和猿猴一样,长着一双白色的耳朵,不仅能爬行,也能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它的名称是狌狌,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走得很快。丽的水从这座山流出,一直往西流入大海,丽水中有很多叫育沛的植物,人把它戴在身上不会得寄生虫病。 【注释】 1.山:就是鹊准山,山的名称。 2.招摇之山:这里是山的名称。 3.金玉:金属矿物和玉石。金是金属的总称。 4.华(huā):同“花”。 5.榖(gǔ):构树,属于落叶乔木,树皮可以用来制造桑皮和宣纸。也叫“构”“楮”。 6.迷:这里的意思是迷路。 7.禺(yù):传说中的一种猴,体型比猕猴要大一些,有着红色的眼睛、长尾巴。 8.伏行:就是爬行的意思。 9.狌狌(xīng):猩猩。 10.丽(jǐ):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名。 11.育沛:古代汉族传说中生长在丽之水中的生物,把它戴在身上就没有肿胀病。它也叫江珠、血珀、红琥珀等。 12.瘕(jiǎ)疾:指寄生虫病。瘕,因寄生虫而产生的肿胀。 又东三百里,曰堂庭之山1。多棪木2,多白猿,多水玉3,多黄金。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4,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5。 又东三百七十里,曰杻阳之山6,其阳多赤金7,其阴多白金8。 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9,其名曰鹿蜀10,佩之宜子孙。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11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 木12,佩之不聋,可以为底13。 又东三百里柢山14,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15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16下,其音如留牛17,其名曰鯥18,冬死19而复生。食之无肿疾20。 再往东三百里,有一座山叫堂庭山,山上生长着很多棪木,有很多白色的猿猴,还有许多水晶石,蕴藏着大量黄金。 再往东三百八十里,有一座山叫猨翼山,山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怪异的野兽,山上的水中有各种各样的怪异的鱼。这里还有很多的白玉,很多的蝮虫,各种各样的怪异的蛇,还有很多怪异的树木,这座山人是不能上去的。 再往东三百七十里,有一座山叫杻阳山。山的南边有很多黄金,山的北边有大量白银。山里有一种野兽,它的样子像马,头是白色的,身上有像老虎一样的斑纹,尾巴是红色的,叫起来的声音好像人在唱歌,它的名称是鹿蜀,人把它的毛皮穿在身上就可以多子多孙。有一条怪河发源于这座山,它向东流入宪翼水。水里有许多玄龟,它的样子跟普通的乌龟一样,但是长着和鸟一样的头,尾巴像毒蛇一样,它的名称是旋龟,发出的声音就像劈开木头时的声音,人戴着它耳朵就不会聋,还能治愈手脚上的老茧。 再往东三百里,有一座山叫柢山,山上有很多水流,山里没有任何花草树木。山上有一种鱼,它的样子像牛一样,栖息在山上,它的尾巴和蛇的尾巴一样,长有翅膀,翅膀长在胁骨上,它叫的声音和犁牛的声音很像,它的名称是鯥,冬天蛰伏,夏天苏醒,如果人吃了它的肉就不会长毒疮。 【注释】 1.堂庭之山:就是堂庭山,山的名称。 2.棪(yǎn)木: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果实像柰,红色,可以吃。 3.水玉:古时候也叫水精,也是现在的水晶石。 4.蝮虫(fù?huǐ):颜色好像红白相间的绶带文理一样,鼻上长着针,大的蝮虫重达一百多斤。它又叫反鼻虫,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毒蛇名。 5.上:这里是攀登的意思。 6.杻(niǔ)阳之山:山的名称。 7.赤金:就是上文所说的黄金,指没有经过提炼的赤黄色沙金。 8.白金:白银。 9.谣:古代不用乐器伴奏的清唱。 10.鹿蜀: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野兽,它的样子像马,有白色的头,身上斑纹和虎斑差不多,还长着一条红色的尾巴,它鸣叫的时候就像人们唱着民歌。 11.虺(huǐ):毒蛇的意思。 12.判木:劈开的木头。判,一分为二的意思。 13.为底:这里是医治手足的老茧的意思。底,同“胝(zhī)”,手脚上的老茧。 14.柢(dǐ)山:山的名称。 15.陵:山坡。 16.魼(xi9):亦作“胁”。指腋下胁上部分。 17.留牛:可能就是本书另一处所讲的犁牛。据古人讲,犁牛身上的纹理像老虎的斑纹。 18.鯥(lù):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怪鱼,也有观点认为是穿山甲。 19.冬死:指冬眠,也叫冬蛰。一些动物在过冬时处在昏睡不动的状态中,就好像死了一样。 20.肿疾:就是毒疮。也指一种皮肤炎症。 又东四百里,曰亶爰之山1。多水,无草木,不可以上。有兽焉,其状如狸而有髦2,其名曰类3,自为牝牡4,食者不妒。 又东三百里,曰基山。其阳多玉,其阴多怪木。有兽焉,其状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訑5,佩之不畏6。有鸟焉,其状如鸡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7,食之无卧8。 1.和陶渊明、鲁迅、贾平凹一起读《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记录华夏上古地理、天文、历史、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神话、宗教的百科全书,记载了大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位历史人物、400种怪兽,是中国人了解上古中国地理、华夏文明源头的不二之选。 2.以哈佛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明万历时期刊刻的十八卷本《山海经》(郭璞注,蒋应镐、武临父绘)为底本,并参校其他权威版本,再经若水古社长期编校打磨,专精谨严,原貌尽现。 3.全书采用原文、译文双栏文白对照形式,便于“直读”,读者可在一遍遍“不求甚解”地流畅阅读中轻松学习、自然领悟。 4.18章开篇均有内容导读,1300余处难点注释,生僻字注音,抓手密集精准,一卷在手,轻松收获抽丝剥茧的古文阅读轻快感。 5.100余处明代古版山海经插图,32幅欧洲、日本版山海经精美彩绘,直观再现数百年前东西方眼中的奇幻中国之异同,为读者豁然拓宽一个回望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独特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