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屐痕(学思践悟在科大)

琴韵屐痕(学思践悟在科大)
作者: 朱灿平|责编:杨振宁
出版社: 中国科大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60.00
折扣购买: 琴韵屐痕(学思践悟在科大)
ISBN: 978731205011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琴声·修竹·境界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 ,大文豪苏东坡与金山寺 佛印和尚逞斗机锋。东坡 谓佛印:“我看你像一堆粪 。”佛印听后并无愠色,反 而说道:“我看你似一尊佛 。”东坡欣欣然。 从禅理来说,佛印境界 高出东坡境界。因为禅理 讲究“所见即所思”,这则故 事从而表明佛印“清”的境界 ,作为对照,东坡境界的“ 浊”就显而易见了。 故事说的毕竟是过去的 事,也许是虚无缥缈的穿 凿附会,信与不信无关宏 旨。但不可否认,人们对 待生活的态度确实存在着 一个境界高下的问题。 孔子对弟子颜回安贫乐 道的超然态度表示激赏, 他近乎一咏三叹地评价说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 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我们今天想做到颜 回的潜心与淡定是很难的 ,其实也不一定有那个必 要。但有一点我们确须借 鉴,那就是不要对生活的 点滴不如意一味喋喋不休 地抱怨。不抱怨,或准确 一点说,不过分抱怨,应 该是我们对生活所应具备 的最起码的境界。 例如,乘公共汽车的时 候,我们能否不抱怨车太 脏或太挤。因为我们国家 还不够富裕,不能使所有 的公交车既豪华又宽敞; 国民的整体素质还须不断 提高,要保证每一位乘客 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不 乱扔瓜皮果壳,还是一件 比较困难的事。我们自己 要做的就是不做那些有悖 社会公德的事。 再如,我们肩负着重托 和希望来到高等学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