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孩关键期
作者简介
松永畅史 日本广受欢迎的备考专家,独创研发音读法、作文法、骰子学习法等多种人气学习方法。 教育环境咨询师,主张“以提高能力而非单纯以成绩为目标”的教育,创办了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教育咨询公司V-net。 畅销书作家,出版50 余部教育类图书,累计售出120 万册。
内容简介
第7 条 教女孩学会说“不” 有两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女性和男性的对话模式:顺接和逆接。 它们指的就是我们在接话时的态度。女性在倾听时,一般不会尖锐地否定或批评,而是以礼貌性的“好的”“明白了”承接对方的意见,再过渡到自己真正的观点上去。但男性一般直来直去,遇到反对意见时,经常说的就是“那不可能”以及“但是”。 我自己就喜欢逆接型聊天,有时甚至不觉得自己需要被温柔以待。因为与顺接型女性聊天时,我常有一种后背发痒的感觉。她们明明是反对我,却要先用“是的呢”“好呀”“明白啦”“没错”顺接我的观点,然后再反驳我。 有趣的是,顺接、逆接的对话差异其实在我们小时候就出现了。女孩的表现更为明显。不信可以观察一下女儿和小伙伴之间的对话,两个小朋友肯定都会顺接对方的观点。女孩为什么有这样的顺接天赋?因为她们天生就有出色的协调能力。 协调能力是指一个人灵活应变的能力。她能根据周遭环境和对方身份,快速选择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有这种能力的孩子,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能游刃有余,不会因感觉不出氛围而得罪别人。 小朋友们商量放学后去哪玩时,大家可能会分为两派,有想在学校操场玩的,也有想去公园的。如果这是一群女孩,她们可能就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并妥协,最终找到一个折中方案:“那不如咱们先在学校玩,然后再继续去公园?”互相体谅,皆大欢喜,分歧很快得到解决。 但如果是一群男孩,恐怕会在一场激烈的争吵后分道扬镳:“哼!我们几个要在学校玩。”“随你便,反正我们去公园。”(但事后大家仍然聚在一起,玩得不分彼此。) 集体活动或比赛时,女孩队也往往很快达成共识,率先行动。团体跳大绳这种活动更是女孩的优势项目,大家很容易便分工妥当、各司其职。 协调力意味着灵活变通和改变自我。它让女孩放下偏见,兼容并包,广交朋友。也让女孩能理解父母的期待,从而约束自己,不断进步,成为一个温和懂事的好孩子。 至此,我们看到了协调能力带给女孩的好处。但协调力太强也不全是好事。其中一个不足就是容易让女孩变得优柔寡断,面对无理的要求和错误的引导也时常心软,不敢拒绝。 正因为协调力让女孩有极强的适应力和转变力,所以如果周围环境不好,女孩也容易近墨者黑。 如果有人怂恿她去老师办公室,偷偷在老师的桌子上乱写乱画,她也因羞于拒绝,而勉强答应。但做了错事又难逃责罚,十分委屈。 这种恶作剧行为姑且还能被原谅。但若孩子已上中学了,却还被品行不良的朋友影响,甚至触碰法律底线,后果就极其严重了。这不是危言耸听,生活中不乏实例。 做父母一定要“先孩子之忧而忧”,事前把问题想得严重些,早早防范。父母要教会孩子的是:你的观点和判断很重要,当你想坚持时当然可以坚持。团队精神不等于从不拒绝,坚持自我和彼此尊重并不矛盾,有些格格不入反而证明你特立独行。我在第5 章会详细阐述这一点。 父母一定要多问孩子:“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这件事情,你的看法是什么?”孩子常思考这些问题,就会形成更鲜明的个人观点,且更自如地表达出来。 如此,我们能帮助孩子把协调性和自我判断有机结合起来,让她们既守得住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又能兼收并蓄,听到不同的声音。 这样的孩子堪当未来的引领者。人生之路上,她们会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从班委,到学生会主席,直至企业领导,一切皆可期。 既有“道”:「叛逆女孩的8条教养秘诀」教你抓大放小,持续走在正确的教养之路上。 又有“术”:根据学习能力、人格修养、个人品质等,分别提供养育妙计。让动荡的青春期变成全面提升的关键期。 作者身兼日本达人教师、教育咨询师、父亲三重身份。十多年一线教师和咨询经验,将他趟过的河、踩过的坑,以及他找到的路、搭过的桥娓娓道来,提前让父母不慌不乱、清醒理智地应对青春期。 湛庐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