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不是放纵

自由不是放纵
作者: A.S.尼尔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0.90
折扣购买: 自由不是放纵
ISBN: 9787521768022

作者简介

A.S.尼尔 (Alexander Sutherland Neill,1883-1973) 20世纪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享誉世界的夏山学校创始人。夏山学校创办于1921年,是现代自由教育学校的开拓者,《窗边的小豆豆》中“巴学园”的原型,被誉为“极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因材施教的典范”。校长尼尔用多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了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理想:“让学校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适应学校。”尼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zui重要的100位教育家之一,著有《问题儿童》《问题家长》《问题家庭》等。

内容简介

我朋友的儿子想要退学,但他的父亲不允许。虽然他的成绩很差,但还是成功地完成了副学士学业。如今,那个男孩是一所建筑学院里积极主动并且渴望学习的学生,如果他完全辍学没有完成副学士学业,他是不可能进这所学院的。那个男孩现在感谢他的父亲强迫他把学业坚持下去。是不是有时候一个孩子无法判断长远来讲什么对他有好处,也不得不做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一个好问题,确实!我不知道结局如何,在目前这个阶段,其他人也不知道。不管怎么样,结局才是最重要的。 一般而言,一个被迫做某事的男孩缺乏下定决心的勇气。如果没有某个像父亲一样的人来告诉他该做什么,我不知道他在生活中会表现出什么样的主动性。 在夏山,我们从不强迫任何人学习,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效果将会是零。这个结论基于我一生的经验。但我可以想象给孩子“打点鸡血”会刺激他向前,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然而,我必须看得更远,而不是只顾当下。我看到一个世界,里面到处都是被迫从事并非自己选择的职业和行当的人,这个世界并不美好。 十四岁时,我被派往 100 英里外的一家煤气表厂上班,我没干好这份工作,后来又成了一名布料商的学徒。我讨厌这两份工作。我很幸运能摆脱它们,但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不得不忍受他们一生都不喜欢的工作。这个世界充满了温顺、认命的人,他们过着讨厌自己工作的日子。但是我们不应该这么武断,这个小伙子可能会成功,如果是这样,我会将他视作一个例外。 当然,父母必须为他们的孩子决定一些事。例如,孩子去上哪所学校。但是,如果父母在选择学校后说,“你必须学习拉丁语”,他们就越权了。非常不幸的是,传统口号“我们年纪更大,知道得更多”可能是错误的。 “我受罪是因为我没学过外语,所以我坚持让孩子学法语和德语。”在这样的说法中,有多少是出于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关心,又有多少可以归为个人野心? 你的问题引出了教育的复杂性问题。学校里的孩子是被迫的,不仅被迫上课,还被迫学习他们没有选择要学的科目,因而有权威,有绝大多数从不质疑权威并接受条件反射训练的人,有数以百万计生活被工作主宰的人。父亲可以强迫儿子完成大学课程,但不能强迫儿子变得有创造力、变得快乐或各方面均衡。历史告诉我们,一些著名钢琴家在孩提时代都曾被迫长时间练习,但我想知道这些音乐家中有多少是真正快乐的。 当一个父亲强迫自己的儿子走某条路时,他其实是在使用暴力。但是我们应该区分强制和建议,区分施加压力和给出意见。几周前,我有一位年轻的美国访客说他想成为一名教师,但他担心自己会因为大学课程太枯燥而挂科,前来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我不给建议,我只能向你列举出各种可能的选项。你说你想教孩子。好吧,但是没人会让你去做教孩子的老师,除非你有官方资格证书——所以这取决于你,朋友。”这句话不是强迫,只是听者可以接受或拒绝的常识而已。 回到年轻的建筑师这里:这个小伙子是否受到过于严格的养育,导致他产生了对父亲的无意识的反叛?恐惧是否让他听命于父亲继续学习?这个男孩是否曾经有志成为非学术人士,比如艺术家、音乐家或演员? 是的,是的,我乐于承认在这种情况下“打点鸡血”是有效的,但我更喜欢另一种情形,即这个男孩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想要什么,意识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艰难耕耘“学业粪堆”,收获“玫瑰人生”。 我见过太多鼓吹早期严格管教的人。“小时候一犯错,父亲就打我,但我一直很感激他,是他让我成了现在的我。”我从来没有勇气委婉地问:“现在的你到底是怎样的呢?” 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尊重父母? “尊重”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这个词的主要成分是恐惧,就像那些尊重严苛老师的孩子那样。我的字典把“尊重”叫作“佩服”,即配得上我们的敬意,非常钦佩。好吧,如果你的孩子认为你不高尚,不值得赞扬或钦佩,你能怎么办呢?强迫他们认为你很棒吗? 我的学生不尊重我,我也从不要求尊重。今天,一个十岁的女孩叫我傻瓜。所以呢?这只是她今天早上的看法,她有权这样做,她的说法并不意味着她不爱我。 要求得到尊重的父母身上有些幼稚的地方。显然,他们未能激起孩子的爱,因此他们要求一个次级的替代品。真正对孩子公平公正的父母不需要要求尊重。 孩子怎么会尊重一个唠叨的母亲或者一个咆哮的父亲呢?孩子怎么会尊重撒谎的父母呢?对于一个面对欺负自己的丈夫不敢站起来的母亲,孩子怎能尊重她呢? 我尊重伯特兰·罗素,是因为他的哲学和人道主义精神,这种尊重中没有恐惧或嫉妒。如果你们想得到孩子的尊重,请以那样一种方式行事,让尊重自然产生——这意味着当之无愧,而不是因为孩子害怕受到惩罚。 我儿子是一个聪明的高中生,他说他渴望上大学,进入医学院。然而,他并没有真正专注于他的学业,他只是得过且过。如果成绩总是勉强及格的话,他将永远无法进医学院。如果不向他施加压力,我们怎样才能让他明白他现在所做的会影响他的未来? 这里有个问题。你说你儿子想上大学,但事实是他的行为否定了这个愿望。在我看来,他宣称想上大学不过是为了取悦他的父母。或者这个姿态可能仅仅是:我最好做其他人做的事。 夏山有些学生上了大学,甚至成了教授。但在每个这样的例子中,都没有外部压力或建议。那些孩子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并全力以赴地应付那些必须完成的课业。成功的愿望必须来自内心。 我认识一个十九岁的男孩,他不是我的学生。他的父亲是医生,男孩说自己也想当医生。但他并不能专注于解剖学和生理学,他的心思在汽车上,他真的很想经营一个汽车修理厂。这个家庭四代以来一直有医学传统。我希望这个男孩考试不及格并开办他的汽车修理厂,因为那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如果你儿子想当医生,他会学习的。你为什么要担心呢?这是他的生活,他会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和抱负来生活。 在我们这个病态、不公平的社会中,中产阶级父母常有一种恐惧——“如果我的儿子没上大学,他的社会阶层就会跌落下去,最终成为一名体力劳动者。我们希望他至少做个白领,希望他能成功。” 在“成功”这个词所有的衡量标准中,个人幸福这个因素常常被忽略。一个安定的父亲完全不会关心自己的儿子成了出租车司机还是企业大亨,他关心的是:“我儿子是不是一个幸福的人?他给人类争光了吗?”无论如何,你现在对这个男孩做不了太多,不去管他是相当明智的。 当动机只是出于取悦父母时,从来没有一个学生会在大学里真正表现出色。我不得不经常对父母说:“如果你一直催促儿子通过考试,他就不会过。”父母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必须相信年轻人的积极性,而不是试图以后代们的那些所谓的成就来间接地让自己重新活一遍。 你的孩子可能有对他自己而言至关重要的兴趣爱好。据我所知,他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成为爵士乐队里的一名小号手。无论男孩渴望什么,对他来说,这都是比医学更重要的东西。 对不起,父母们,我能提供的唯一建议是:别管他。 ★ 这是一本针对孩子行为问题的答案之书,涉及尊重、诚实、责任与义务、霸凌、厌学、青春期、性启蒙、性格塑造、职业发展、隔代养育等经典教育议题,实操性一流。 ★ 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文学家亨利·米勒等名人都推崇尼尔的教育理念。 ★ 尼尔的教育理念为全球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其影响力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