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资治通鉴/线装经典

白话资治通鉴/线装经典
作者: (北宋)司马光|编者:线装经典编委会
出版社: 云南人民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16.35
折扣购买: 白话资治通鉴/线装经典
ISBN: 978722215689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原文】 臣光日: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 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 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 揉,不羽括,则不能以人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 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 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 “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 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 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 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 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 ,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 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 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 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 ,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 失人之足患哉! 【译文】 臣司马光日:智瑶的灭亡,在于才胜过德。才与 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 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 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 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云梦地方 的竹子,天下都称赞刚劲,然而如果不矫正其曲,不 配上羽毛,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物。棠这个地方出 产的铜材,天下都称赞精利,然而如果不经熔烧铸造 ,不锻打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所以,德 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 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挑选人才的方法 ,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 如得到愚人。原因何在?因为君子把持有的才干用到 善事上;而小人把持有的才干用来作恶。持有才干做 善事,能处处行善;而凭借才干作恶,就无恶不作了 。愚人尽管想作恶,因为智慧不济,气力不胜任,好 像小狗扑人,人还能制服它。而小人既有足够的阴谋 诡计来做恶,又有足够的力量来逞凶施暴,就如恶虎 生翼,他的危害难道不大吗!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 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 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 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自古至今,国家的乱臣奸 佞,家族的败家浪子,因为才有余而德不足,导致家 国覆亡的多了,又何止智瑶呢!所以治国治家者如果 能审察才与德两种不同的标准,知道选择的先后,又 何必担心失去人才呢! 【原文】 三家分智氏之田。赵襄子漆智伯之头,以为饮器 。智伯之臣豫让欲为之报仇,乃诈为刑人,挟匕首, 人襄子宫中涂厕。襄子如厕心动,索之,获豫让。左 右欲杀之,襄子日:“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 ,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乃舍之。豫让又漆身为 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 其友识之,为之泣日:“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 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邪?何乃自苦如此!求 以报仇,不亦难乎?”豫让日:“不可!既已委质为 臣,而又求杀之,是二心也。凡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 。”襄子出,豫让伏于桥下。襄子至桥,马惊;索之 ,得豫让,遂杀之。 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 伯鲁之子于代,日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 。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赵氏之人日 :“桓子立,非襄主意。”乃共杀其子,复迎浣而立 之,是为献子。献子生籍,是为烈侯。魏斯者,魏桓 子之孙也,是为文侯。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 为景侯。 【译文】 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领地。赵襄子把智 瑶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智瑶的家臣豫让想为主 公报仇,就化装为罪人,怀揣着匕首,混到赵襄子的 宫室中打扫厕所。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 便令人搜索,抓获了豫让。左右要将豫让杀死,赵襄 子说:“智瑶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 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就行了。”于是释放了豫 让。豫让又用漆涂身,使浑身生满癞疮,再吞下火炭 ,弄哑嗓音,在街市上乞讨,连结发妻子见面也认不 出来。路上遇到朋友,朋友认出了他,为他垂泪道: “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家,一定会成为亲信,那 时你就是为所欲为,难道不容易吗?何必如此自我折 磨?这样来图谋报仇,不是太难了吗!”豫让说:“ 要是已委身于赵家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 。我现在这种做法,是极困难的。然而所以还要这样 干下去,就是为了让天下与后世做人臣子而怀有二心 的人感到羞愧。”赵襄子乘车出行,豫让潜伏在桥下 。赵襄子到了桥前,马突然受惊,进行搜索,捕获豫 让,于是将他杀死。 赵襄子因父亲赵简子当年没有立哥哥伯鲁为继承 人,自己虽然有五个儿子,也不肯立为继承人。他封 伯鲁的儿子于代国,称代成君,早死;又立其子赵浣 为赵家的继承人。赵襄子死后,弟弟赵桓子驱逐赵浣 ,自立为君,继位一年也死了。赵家的族人说:“赵 桓子做国君,本来就不是赵襄子的主意。”大家一起 杀死了赵桓子的儿子,再迎回赵浣,拥立为国君,这 就是赵献子。赵献子生子名赵籍,就是赵烈侯。魏斯 是魏桓子的孙子,就是魏文侯。韩康子生子名韩武子 ,武子又生韩虔,就是韩景侯。 【原文】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 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 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 君将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 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日:“寡人与赵,兄弟 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 。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 。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 臣日:“我何如主?”皆日:“仁君。”任座日:“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日:“仁君也。 ”文侯日:“何以知之?”对日:“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 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 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国师,他每次经过名 士段干木的住宅,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四方贤才德 士很多前来归附他。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天下 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 侍臣问:“今天饮酒正在兴头上,天又下着大雨,国 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 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怎么可以无视一个约 会呢!”于是亲身前去告知停猎。 韩国邀请魏国出兵攻打赵国。魏文侯说:“我与 赵国是兄弟之邦,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 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两国使 者都怒气冲冲地离去。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 和睦态度,都前来朝拜魏国。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 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和它相争。 魏文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其地,封给自己 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 ”大家都说:“您是仁德的君主!”任座说:“国君 您得了中山国,不封给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 ,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大怒任座见状,快步 离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 主。”魏文侯问:“你怎么知道?”回答说:“臣下 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 很耿直,所以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听了很 高兴,派翟璜速召任座回来并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以E 宾之礼。 …… P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