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通识微表情心理学(实用图解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解读笑容背后的故事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笑,无论是扬起嘴角的嫣然 一笑,还是伸展眉毛的会心一笑,甚至是泛着泪光 的破涕成笑,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笑的语言可以谱写出一首首感人肺腑的旋律,让人 深受感染。但有几个人能够明白它背后所隐藏的秘 密呢? 人为什么会笑? 笑是人类特有的表情吗? 当周围的人开怀大笑的时候,你也想要加入他 们吗? 笑一笑,真的可以年轻10岁吗? 你在笑什么? 交谈时,有人会突然问你:“你在笑什么?” 假设我们忽略其中所暗藏的攻击性目的,这个 问题是非常好回答的:我会笑,是因为你的言语让 我觉得好笑。 类似于这样的答案正确吗?答案是否定的! 罗伯特·普罗文是研究笑的学者,他和同事们 曾经在一个大型超市里观察人们笑的情况,一共记 录了1200多次发笑的事件,其中只有10%~20%的发 笑事件是源于听见了好笑的事情。实际上,大多数 发笑事件都是由一些无聊的评论引起的。就发笑这 件事情本身而言,如同每天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像喝白开水一样平常。 在书中,普罗文这样写道:“自己说话时发笑 的概率比听他人讲话时高出50%,而当处于社交氛围 时,我们发笑的次数是自己独处且身边没有任何娱 乐工具时的30倍。” 普罗文觉得,引发人们笑的关键因素并非笑话 ,而是人本身。留心观察,你就会明白,我们发笑 并不是单纯地对幽默作出反应,而是因为心情愉快 、自我满足或是超越了这种满足。 我们的第一次发笑可能是在2~6个月大时,那 时我们还是一个几乎对外界环境没有感知的婴儿。 父母与我们玩捉迷藏游戏时,我们会在不知不觉问 发出笑声。 笑可以鼓励新生的婴儿通过感知周围的环境来 了解这个世界。当婴儿学会追逐打闹时,笑意味着 他们对世界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普罗文认为 ,笑是社交场合中的润滑剂,它可以有效地引起他 人的好奇,从而消除对方的紧张感,缓和剑拔弩张 的气氛。其实,笑还可以让人们看淡压力,更从容 地面对各种困难。心理学家迈克尔·奥恩说:“你 能通过笑影响其他人的行为。”在工作中,笑可以 激发同事和下属的情绪,提升他们的工作斗志,可 以使工作顺利进行。 笑是人类特有的表情吗? 有人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在于人会 笑。但这个论述很快就被现代科学理论改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