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识别与修复技术(精)/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与修复治理关键技术丛书
作者简介
席北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总工程师,博士,2002年获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2002年进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作。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并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现任地下水与环境系统工程创新基地首席专家、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工办主任。 主持完成了国家“973”课题子课题、“农田流失氮、磷对水体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村落废弃物、集约化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生源要素在河网水系中的环境行为及模型尺度变换研究”,依托上述三项973子课题,在嘉兴建立了水生态沟渠试验基地,构建了河网水系水环境多尺度转化模型系统,流域面源污染系统分析、模拟、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主持完成了“863”子课题“前置库水生生物-微生物联合强化净化技术研究”,在宜兴建设了前置库生态-生物联合强化净化研究基地,提出了微污染河道水体生物-生态系统强化净化技术;参加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难降解工业废水预处理技术”、“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处理工业废水”及“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库区水污染模拟及控制对策”等水环境科研项目的研究。
内容简介
(1)更新分级方法与技术指标,科学性强。阐述了地下水污染源识别评价方法、地下水污染风险区划方法,探讨了垃圾填埋有机质污染地下水特性及风险管控技术。 (2)融合治理技术与管控模式,实用性强。将地下水污染在线监测、模型应用和污染预警结合,开展了污染源头削减、过程控制以及污染修复与监控预警技术的应用。 (3)结合国情现状与理论研究,示范性强。结合京津冀地区治理现状及垃圾填埋场污染场地特征,构建污染修复材料与技术,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风险识别与治理工作提供技术体系和管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