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管王永庆的营

李嘉诚的管王永庆的营
作者: 章小谦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40
折扣购买: 李嘉诚的管王永庆的营
ISBN: 9787807667476

作者简介

章小谦,畅销书作家,资深图书策划人。曾经参与编辑的图书主要有《幽默张口就来》 《思考的风暴》等图书。

内容简介

上篇 李嘉诚的管,管理当学李嘉诚 “管”一 与人为善之智 李嘉诚一直把建立良好的人脉关系奉为自己的圭 臬,他深明做人的道理,以诚待人,与人为善,重情 重义,事事为他人考虑,为他人着想,这让他拥有了 一般人所无法拥有的人缘,也为他事业的成功奠定了 扎实的基础。 懂得做人的道理 李嘉诚语录:世界上每一个人都精明,要令人信 服并和你交往,那才最重要。 一个只读完初中的人,一个茶楼里小小的跑堂, 一个五金厂普通的推销员,经过短短几年的奋斗,竟 然成为香港商界的风云人物,乃至风光无限的香港首 富。这听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却是不折不扣的事实 ,创造这一商业神话的人便是被誉为香港超人的李嘉 诚。 关于李嘉诚,香港某报曾有如下评价:“李嘉诚 发迹的经过,其实是一个典型青年奋斗成功的励志故 事,一个年轻小伙子,赤手空拳,凭着一股干劲儿勤 俭好学,刻苦耐劳,创立出自己的事业王国。”不过 ,李嘉诚自己认为,他事业有成的真正原因是“懂得 做人的道理”,他曾不止一次对亲友面授机宜:“要 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因为 世情才是大学问。世界上每个人都精明,要令人家信 服并喜欢和你交往,那才是最重要的。” 看来,做一名成功的商人,有一个精明的头脑还 远远不够,还必须在做人处世方面有过人之处。事实 上,李嘉诚的勤勉、节俭、朴实、坦诚以及他的善待 他人(包括竞争对手),为他的事业王国奠定了坚实 基础。 “别人做8小时,我就做16个小时,起初别无他 法,只能以勤补拙”。李嘉诚13岁丧父,从此,他不 得不告别学业,过早挑起家庭的重担。他的第一份工 作,是在一家小茶楼当跑堂的。每天,他起早摸黑地 侍候客人——倒茶、扫地、擦桌子,忙得不可开交。 尽管如此,他于每天工作间隙,还细心观察学习别人 如何做生意,如何接待主顾,如何成交。 这段艰辛的打工经历,使他变得勤快能干,也使 他具备了察言观色的高超本领,所有这一切对他日后 从事的推销工作都大有裨益。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做不好推销工作的。刚 开始做推销工作,李嘉诚因没有经验而屡屡碰壁。为 了做得比别人更出色,他只能“以勤补拙”。那段时 间,他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商品的大包,挨家挨户地 推销产与人为善之智品。在茶楼打工时,他就善于揣 摩陌生人的心理,现在做推销,他的这一特长便有了 用武之地。 正是凭着自己的勤劳、机敏以及对用户心理的准 确把握,李嘉诚做推销的第一年就业绩骄人——年终 统计,他的销售额是公司第二名的七倍。 商海之战充满血腥,但这并不是说每个商人都得 奸诈投机,以赚钱为唯一目的。后来自立门户的李嘉 诚就是一位以诚信为原则,胸中自有公道的商人。他 有一句名言:“最聪明的商人不是只看到手中的钱, 而是想尽办法以做人为头等大事。”正是坚守做人与 处世的原则,李嘉诚在商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赢得 了同行、同业、同仁对他的尊重和爱戴。甚至他的 商业竞争对手,也常常不得不由衷地敬佩他。而 这些,恰恰是生意人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 在李嘉诚创办的塑胶厂刚开始生产塑胶花时,曾 有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为确信李嘉诚有供货能力 ,外商提出须有富裕的厂家作担保。李嘉诚白手起家 ,没有背景,他跑了几天,磨破了嘴皮子,也没人愿 意为他作担保,无奈之下,李嘉诚只得对外商如实相 告。他的诚实感动了对方,外商对他说:“从您坦白 之言中可以看出,您是一位诚实君子。诚信乃做人 之道,亦是经营之本,不必用其他厂商作保了, 现在我们就签合约吧。”没想到李嘉诚却拒绝了对方 的好意,他对外商说:“先生,能受到您如此的信任 ,我不胜荣幸!可是,因为资金有限得很,一时无法 完成您这么多的订货。所以,我还是很遗憾地不能与 您签约。” 李嘉诚这番实话使外商内心大受震动,他没想到 ,在“无商不奸、无奸不商”的说法为人们所广泛接 受的今天,竟然还有这样一位“出淤泥而不染”的诚 实君子。于是,外商决定,即使冒再大的风险,他也 要与这位具有罕见诚实品德的人合作一把。李嘉诚值 得他破一回例,他对李嘉诚说:“您是一个令人尊敬 的可信赖之人。为此,我预付货款,以便为您扩大生 产提供资金。” 外商的鼎力相助,使得李嘉诚既扩大了生产规模 ,又拓宽了销路,李嘉诚从此成为香港塑胶花大王。 通过这件事,李嘉诚悟出了一个道理:坦诚乃生命之 重,也是生意场上必须坚持的金科玉律。 李嘉诚曾说:“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 的勤劳、节俭的美德。最要紧的是你自己节省,对人 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 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 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 从来没有为某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 的。” 没有诚心,朋友会离你远去;没有诚意,客户会 对你敬而远之。俗话说,商场如战场,而李嘉诚正是 凭自己的“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诚”字,是其 做人处世的宗旨,也是其事业辉煌的秘诀。 人是世界的主人,也是财富的主人。依靠高人一 筹的生意手腕、精明的用人方法、精湛的业务技能等 ,固然可以在商界出人头地,取得骄人的业绩;但是 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成为被世人广泛承认、崇拜以至 景仰的人物,还要靠杰出的素质能力、优秀的思想品 质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李嘉诚和那些成功企业家教 给了我们许多,而这些是我们最应学习和借鉴的。 善待他人,广结善缘与人为善之智 李嘉诚语录:以德服人,广交朋友,广结善缘才 能把生意越做越大。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商场上,人缘和朋友显得尤其重要。善待他人, 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 朋友的保证。就像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 嘉诚的人缘之佳在险恶的商场上同样创造了奇迹。李 嘉诚生意场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几乎每一个与他有过 一面之交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 加拿大名记者JohnDemont对李嘉诚的为人也赞不 绝口:“李嘉诚这个人不简单。如果有摄影师想为他 造型摄像,他是乐于听任摆布的。他会把手放在大地 球模型上,侧身向前摆个姿势……他不摆架子,容易 相处而又无拘无束。他可以从启德机场载一个陌生人 到市区,没有顾虑到个人的安全问题。他甚至亲自为 客人打开车尾箱,让司机安坐在驾驶座上。后来大 家上了车,他对汽车的冷气、客人的住宿,都关 心周到,他坚持要打电话到希尔顿酒店问清楚房间预 订好了没有,当然,这间世界一流酒店也是他名下的 产业。” 下面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 1991年秋,李嘉诚收到一位英国丁姓华侨的来信 。这位华侨在信中说自己和朋友已经到了山穷水尽、 万念俱灰的处境。李嘉诚日理万机,平时连一些重大 的应酬都无法对应,他却亲笔复信,以诚挚的态度为 他“指点迷津”: “丁先生:人生起伏无常,尤其从事商业。穷人 易做,穷生意难做。所以你们现在面临的困难,只是 数千年来亿万生意人曾经面对的苦痛的一部分。但如 果明白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俭有效力地面 对现实,尽心经营,则俗话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不久你们又有一个好和 新的局面。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则海阔 天空。以今日英国的工资水平,最大不了的也就 是多找一份职业,生活应绝对无问题。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送上英镑500,请你俩一顿晚餐。想想 明天会更好!想想世界上有多少更苦的人!” 李嘉诚的为人宽厚,善待他人还反映在他为老家 族人扩建祖屋这件事上。 1979年李嘉诚为家乡乡亲们捐建了14栋“群众公 寓”。筹建“群众公寓”时,家乡政府部门提出“优 先安排其亲属入居”的建议,李嘉诚坚决反对,他在 给家乡的信中说:“本人深觉款项捐出,即属公有, 不欲以一己之关系妨碍公平分配。” 由于在海外漂泊了四十余年,李嘉诚十分怀念自 己出生的祖屋,于是决定重修祖屋。在修复祖屋的问 题上,李嘉诚小心谨慎的态度,以大局为重的处理方 法无不体现出他的过人之处。平心而论,极富爱心、 孝心的李嘉诚,何尝不希望有一个优雅的居住环境, 修复一座宽大舒适的祖屋,一则解决族人的居住问题 ,也能节省“群众公寓”之分配单位,更多地安排 其他缺房户;二则聊表他慎终追远先祖之微愿。 并且,家族内也有亲属提出原有祖屋面积过于窄 小,族人居住多有不便,强调这样的祖屋既与李嘉诚 今日在香港之显赫地位不相称,又无法更完美地纪念 李氏先祖之功德,纷纷希望扩大祖屋原有的面积。 潮州市市政府对李嘉诚祖屋的修复十分重视,积 极配合与支持李嘉诚祖屋的扩建工作。居住在面线巷 左邻右舍的乡亲们,十分感动于李嘉诚捐建“群众公 寓”的同时,并不安排族人入居,觉得扩建祖屋在情 理之中,对这件事纷纷表示理解与合作。人们从心理 上乃至行动上都做好了搬迁让地的准备。 在狭小悠长的面线巷,收拾行囊准备搬迁的众乡 亲们只等候着李嘉诚的一声令下。 然而李嘉诚并没有这样做。 这是一次“德”与“孝”的冲撞。 从小饱读儒家经典,择先贤德善而处世为人的李 嘉诚,对这个问题与人为善之智考虑得更全面、更深 远,他不论贫穷或富有时,都十分注重陶冶自己的情 操,不断完善自己。 在认真思考之后,李嘉诚决定不扩大面积。他打 算就在原有面积的基础上建造一栋四层楼房,以供族 人居住。他向那些深表疑惑的亲属解释说: “虽然目前要拿多少钱,扩充多大的面积都不是 问题。但是要想一想,这样做的后果必然会影响到左 邻右舍的切身利益,我们不能拿乡亲们的祖屋来扩充 自己的祖屋,绝对不可以以富压人,招致日后被人指 责。”李嘉诚的这一行为让人感动之余又给他自己带 来了极高的声誉。 你想一个品德如此高尚的人,别人怎么会不愿意 跟他合作呢?李嘉诚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没有敌人 ,可以说是在情理之中。想一想李嘉诚这句箴言:“ 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 。”那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千 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不管在哪儿,朋友和人缘都十分重要。所谓“一 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只有尽己 所能,善待他人,广交朋友才能使自己在事业上如鱼 得水,在生活中左右逢“缘”。 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