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2.00
折扣购买: 如何创作字体/国际文字设计智库
ISBN: 9787508697727
克里斯托巴尔 · 埃内斯特罗萨,出生于1979 年,本科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并在墨西哥韦拉克鲁斯的大学Gestalt 研究中心获得文字设计硕士和库珀联盟的字体设计的学位。他的字体曾多次获得国际比赛的奖项,包括纽约TDC 字体设计比赛和拉丁美洲文字设计双年展(Tipos Latinos)。他是《Espinosa: Rescate de una tipografía novohispana》(2005) 的作者,也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文字设计和字体设计教授。 劳拉 · 梅塞格尔,1968 年出生于巴塞罗那,是巴塞罗那的自由职业设计师和字体设计师。她专长于编辑设计,从事与文字设计相关的各种项目,从字母组合设计、标志到定制字体。她在1992 加入了字库厂商Type-?-Tones,现在她与何塞 · 曼努埃尔 · 乌罗斯(Josema Urós)共同运营。2003 至2004 年间,她在海牙的荷兰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了字体与媒体专业研究生课程。除了在出版物和国际展览中展现才华,她的字体设计也获得了很多奖项,包括来自纽约TDC 和国际文字设计师协会(ISTD)。她分别在Eina Escola d’Art i Disseny 大学和庞培法布拉大学设计学院(ELISAVA)教授字体设计和文字设计的研究生课程。此外,她还主持工作坊和写作。她是《TypoMag:杂志中的文字设计》(TypoMag: Typography in Magazines)的作者(索引书,2010 年)。 何塞 · 斯卡廖内,1974 年出生于罗萨里奥,是平面设计师、字体设计师,与维罗尼卡 · 布里安(Veronika Burian)共同创办了字体厂商(TypeTogether),发布了许多获奖的字体家族。他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教授文字设计,经常被邀请到国际会议和学术机构讲授文字设计并主持字体设计工作坊。何塞与豪尔赫 · 布恩 · 乌纳合著的 《印刷术研究导论》(Introducciónal Estudio de la Tipografía),而这本《如何创作字体:从草图到完成稿》已经被翻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5 种语言。何塞2013 年至2017 年担任国际文字设计协会(ATypI)主席。
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我们的理念要适应这样一个视觉传达日益联系紧密和日益个人化的世界。令上一代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新环境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从学前教育到在最高知识境界的思想交流,从最个人的日志到一位艺术家或权威人士最为公开的言论。视觉传达的专业人士是这些文本的读者,也是这个变化过程的积极促成者。从作者到出版商,从设计师到编辑,从排版工人到软件工程师,以及视觉传达链条上的其他职业,唯一不变的是我们使用的媒介一直在迅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认为新颖性是压倒一切的,尤其是许多新闻标题越来越关注年轻一代的习惯。然而,在交流需求中的吐故纳新和我们复杂的人口结构,意味着视觉传达设计必须能深入了解各种各样的阅读者,以及人们与文本互动中的每一种字体,顾名思义,它就是一个包容的学科。从这个角度来看,传达设计是一种为全社会服务、支持现有行为,并促进发展和革新的学科。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字设计是人类与企业活动的联结点:没有文字设计的话,我们的文化所依赖的共享文本将会很乏味。文字设计用时间、空间和理念来调节个人和机构的联系。 如此说来,文字设计也是一个专业实践和与商贸相关的学科。作为一个在所有人类活动中完整不间断的元素,文字设计无法与世隔绝:它反映并传递了每个社会的价值观,并处于不断发现和整合的过程之中。每一代文字设计者都是在前一代人的实践成果上,根据科技、经济结构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不断地探索新的途径。 如此说来,视觉传达专业设计师首先要学习以往与当下同行的实践经验:发现新的设计解决方案在现实世界中是如何努力形成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采用或被舍弃。我们要学会把握在文化和社会关系中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生产和消费文本的趋势。从根本上和本质上祛除那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实现这些目标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那些颇具声誉的同行的探索和学识来引导我们的学习之旅。通过精心挑选一套“国际文字设计智库”这种远程协作的方式,我认为将有助于人们理解文字设计学,为设计师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及让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理解我们是如何交流的。 “国际文字设计智库”看起来关注于一个细分领域,即文字设计和字体设计——但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极棒的训练。整套书里每一本书的主题关注了一个不同的方面,并作为我们与科技、文化和形式关系之中的一种思想探索方式;每本书的内容都将有助于我们从更宽泛的角度思考问题,仔细思考在我们交流的各个方面中传统、创新和创造性的局限。 这套书聚焦于拉丁文,并在文字设计史上带有欧洲人的视角,但却涵盖了对学生和专业人士全球适用的基本知识。这套书也会引发专业领域内更为广泛人群的兴趣,因为它们阐明了全球化文化的许多特征。这些书里富含的经验提供了跨文化的洞见,强调了设计中的协作,同时提供了一个用于考察本土和地区差异的构架。 “国 际文字设计智库”的主题源于各个国家的不同作者,且独立构思而成。然而,当被组织在一起时,这些书就会产生附加价值:每一本书都阐明了文字设计的不同方面,但组成系列书后则会使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更容易被理解,而这在单本书或某一位作者的著作上是很难实现的。从这个方面来说,这套书为视觉传达设计和文字设计提供了理想的基础知识,也开启了个人藏书的绝妙体验。 本书质朴、谦逊,不矫揉造作得掩饰自身的局限性。它吸引着字体设计的从业者和学者,并且具有突破性意义,为字体设计书树立了新标杆。 它的质朴源自它对简单的追求:在当代环境下描述字体设计。它的谦逊来自三位作者的语气 :不骄傲、不装腔作势。它的局限性体现在因简洁而做出的妥协。这本书重点关注拉丁文本字体,要求均等地涵盖各个方面,如创新性、字体制作技术及知识产权。显而易见,作者们在撰写这本书前做了大量研究和准备,但并没有向读者们炫耀。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自我强加的限制,吸引着那些渴望学习的设计师。读者仿佛是在与一个富有经验的同事的交谈中以及在听一位技艺娴熟的插画师的耐心讲述中来回转换——使其可以轻松地从精确的表述转变为概括的抽象概念,这取决于侧重点是形式还是形式之间的关系。对求知好学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关于文档设计实践的有趣陈述:对过于简单的操作指南和肤浅的、自恋的、无聊的谈话都做出了明确的谴责。 这本书的协作方式反映了字体设计中的一个关键事实:卓越是建立在对实践的反思以及对广泛影响和实施工具的效果的好奇心基础之上的,这里没有通往精通的单一路径。通过讨论,作者举例说明了众所周知的T 型专业人才:他们既涉猎广泛,又深耕专业领域。对读者来说,最明显的是用方法论进行比较。作者为达到他们的目的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在他们的考虑中显然有不同的优先顺序。然而,他们揭示了一种通用的方法,用于定义一组类似形状生成器的工具(它们或具有实际工具的痕迹,或是形态构形的再现),这是精益求精的迭代过程,并且聚焦于通过语境对设计进行评估。尽管这些例子绝大多数来自拉丁文字设计案例,但这种方法却是以一种本质上的和语言未知的方式来叙述的,可以毫无疑问地将这本书看作适用于跨语言的字体设计的典范。 对于字体设计的语境的论述尤为关键,是这本书具有长远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三位作者明确表示,字体设计绝不仅是一门简单实用的“制作”学科。历史文献的影响、工艺传统和排版技术的冲击、经常被低估的商业考量,以及通常被误解的文化维度,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字体设计成为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陈述了字体设计的哪些方面能被教授,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文化诠释能够结合实践和商业项目。这一事实对有抱负的作者提出了挑战,这些作者都在从事切实可行的设计实践:简单地描述设计实践是肤浅的和无知的,就像任何纯理论的阐述一样,将字体孤立于文本语境、读者和市场,是人为地拔高和自负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的书名不是《如何设计字体》,而是《如何创作字体》。这不仅是对最初版本书名头韵的参考,而且是作者对字体设计师所面临任务的详细解读。这里并非有意弱化与这个显而易见的动词——“设计”——之间的联系;相反,字体设计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作为企业驱动的对文本排版市场的需求,以及对字体制作和渲染技术直截了当的解决方案,书中都有涉及。而“创作”一词的使用则暗示了动态的文化关联,以及设计师在理解上下文语境中的角色。本书对惯例、特性、风格和创新的论述对学习者来说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对当前实践中不断增长的论述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事实上,随着字体制作效率的提高,字体设计的价值将越来越趋向于设计师对设计语境的解读: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体现个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 换句话说,这本书表明那些限制“制作字体”的文本是短暂而有限的。它作为后续文本的一个衡量标准,以三种主要语言发行,并且在我写这篇前言的时候,它正在被翻译成更多的语言1。因此,这本书被列入一份小型的关于文字设计教育的全球通用的参考书单中,既针对正式的课程学习,又针对业余学习。然而值得深思的是,英文版本既非原版,又不是第二个版本。这标志着字体设计的全球化达到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经过近20 年世界范围的实践,我们现在开始看到全球对教育和话语的贡献。 对于一本关于字体设计的书来说,这本书是相当不错的。 文字设计的权威院校英国雷丁大学、中国“双1流”艺术院校央美、世界首大的字体组织国际文字设计协会联合推荐。 ★ 适逢央美百年华诞,《如何创作字体》这本书的推出也是这所百年老校对全社会的又一次贡献。 ★ 《如何创作字体》设计由央美的设计团队操刀,与策划团队密切合作,全力打造[国际文字设计智库]系列第2本精品书,延续前一本《文本造型》的全五星品质。 ★ 《如何创作字体》追求在当代坏境下描述字体设计,为字体设计书开创了新标杆。它涵盖如创新性、字体制作技术以及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 ★ 我们要学会把握在文化和社会关系中的发展趋势,实现这些目标的首要方式是,通过那些颇具声誉的同行的探索和学识来引导我们的学习之旅。三位知名的字体设计师密切围绕字体设计本身,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验告诉大家字体设计的方法。 ★ 《如何创作字体》鼓励中国设计师成为T型人才,他们既涉猎广泛,又深耕专业领域。尽管书中的设计案例绝大多数来自拉丁文字,但可以将它看作适用于跨语言的字体设计的典范。 ★《如何创作字体》将会整体提升中国设计师对字体设计的认知,随着字体制作的技术效率的提高,字体设计的价值将越来越趋向于设计师的自我修养,我们将能迎来字体设计的黄金时代。 ★ 《如何创作字体》提供了一份更为完备的术语中英文对照表,本术语表中增加了当下字体设计常用的词汇,为学生和设计师进行对外交流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 本系列书可以成为设计师书桌上经常翻看的阅读材料,几位作者都是和我们一样面对数字媒体和印刷出版语境下去解决字体设计的问题,所以比起一些“经典”书籍,它更有时效性和现实意义。 ★ 《如何创作字体》的主编刘钊博士,为央美设计学科培养的博士毕业生,专业方向为文字设计。多年来致力于文字设计的研究、教育、设计和文化推广。现任央美中国文字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文字设计协会(ATypI)中国国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