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
作者简介
孙小淳, 1964年12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研究兴趣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考古天文学等。
内容简介
广义上讲,科学是一个将知识理性化的过程,是按照一定原则形成的知识系统。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很多,并不一定都要依照近代科学所采用的概念、数量关系和逻辑。列维- 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中指出,即便是在原始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界的事物也有极其丰富的认识,而他们建立知识体系的方式是用感觉的语言对感觉的事物进行具体性的思辨,从而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这种广义的科学观,中国古代当然也有自己的科学。从知识的创造来看,中国古代的科学思维就很具有经验性和直观性,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取象类比”思维,类似于《诗经》中的“兴象”,因而是“诗性”的思维,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想象、科学表达和科学推理的重要方式。 中国古代思维“取象类比”“关联思维”的特点,曾被许多学者所讨论,如李约瑟、葛瑞汉(A. C. Graham)、史华慈(Benjamin I. Schwartz)等。《周易·系辞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传》又说:“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里面包含了“象”的三重含义: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自然现象;二指象征性的符号,如卦象,还包括兆纹等;三是动词取象,是“象”所象征的事物蕴涵的特性和规律,如《庄子·天道》中所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取象类比,是从“象”出发而立“意”,这是中国古代认识事物的根本方式或过程。这一过程可称作“意象思维”,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意义,或者是通过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与对象世界的联系。天下的事物纷繁复杂,通过比拟形态、归纳分类,显现隐藏的道理,这是一种更本源的理性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识,归结为“象”的形成。这个“象”是如何形成、如何构成的?这个过程与诗的创作过程类似。 《诗经》中诗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指平铺直叙、铺陈,“比”是指类比、比喻;而“兴”则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和感情。“兴”的方法也就是产生意象的方法,即依据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联想其对于社会和人事的意义。那这样的意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举几个《诗经》中的例子。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是一本对中国古代科学精神的深入探索,它揭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独特路径和丰富内涵。本书不仅展示了中华文明在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也让我们看到了科学与文化如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交融并推动社会进步。它既是一部科学史著,也是一部文化启示录,揭示了科学和文化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的过去,并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科技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