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自述/西学大家系列
作者简介
黄忠晶,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江南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研究员、教授;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思想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近年来出版的著作主要有《中国社会思想研究》《西方社会思想史》《尼采自述》《罗素自述》《陀思妥耶夫斯基自述》等。
内容简介
一、我看意志 1.意志无目的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本质,既完全是意志,又 完全是表象;它既然是表象,也就具有对象和主体这 种形式。因此,表象是相对的。如果取消了这种形式 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种种附属形式,这个世界就只剩下 意志,此外再无其他。因此,意志就是真正的自在之 物。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就是这个意志,而世 界的本质就是这个意志;同时他也看到自己就是认识 的主体,主体的表象就是这个世界;而表象只有依靠 人的意识才能存在。这两个方面都存在于“我”之中 ,“我”既是整个世界,又是一个认识主体。被每个 人看作自己本质的东西,它也是整个世界的本质,因 此这个世界也和一个人一样,既完全是意志,又完全 是表象,此外再无其他。 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任何意志都有一个对象 ,总是希望什么,或追求一个目标,那么作为世界本 质的意志是要希望什么或追求什么呢?其实这个问题 之所以被提出,是因为混淆了自在之物和现象。根据 法则只能适用于现象的范围,而不适用于自在之物; 而动机也属于这根据法则。只有现象、个别事物才会 有存在的根据或理由,而意志或其对象化的理念是没 有任何根据或理由的。因此,每一个别活动或变化都 可以找到原因,只有自然力量本身(它通过无数现象 把自己显露出来)是没有任何原因的。如果我们追问 重力、电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很愚蠢的做法 ,是没有脑子的表现。只有在证明重力、电等不是原 初固有的自然力量,而是更为原初的自然力量之显现 时,才可以追问其原因,即那个更为原初的自然力量 在此产生重力、电等现象的原因。 同样的,一个正在认识的个体,其每一个别意志 活动都一定有一个动机,否则这活动就不会产生;但 这个动机只能规定他此时个别的意志活动,而不能规 定他的根本欲望,因为这一欲望是其悟性之表达,而 悟性作为意志和自在之物本身,是没有根据或理由的 ,在根据法则之外。因此,尽管每个人经常有目的和 动机,并以此来指导行动,从而为自己的个别行为提 出理由,但如果问他从根本上说为什么有欲望或要存 在,他一定回答不出来,反而认为这个问题有些不对 头。这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就是意志;意志的欲望 是不言自明的,只有意志的个别活动才需要在每一时 刻由动机来予以详细规定。 实际上意志本身没有任何目的,也没有任何限度 ,它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追求。在重力这个最低程度的 意志对象化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重力不停地朝 着一个方向奔去,它不可能有一个最终目的,这是因 为,即使所有物质都按照它的意志而集中为一个整块 ,重力还是会向这个整块的中心点奔去,同时受到物 体不可穿透性的阻碍。因此,重力的这种追求只会受 到阻碍,却永远不会获得满足。意志所有现象的追求 都是如此。当一个目的实现之后,另一个新的追求就 开始了,如此下去,没有穷尽。植物经由种子、根苗 、躯干、枝权、叶子而到花果,完成了它的显现,而 这果实又是新种子的开端,于是一切又开始重演,如 此往复无穷。动物的情况也一样:在完成生育后,这 一代个体开始走向衰老和死亡,而新的个体重演这一 过程,从而保证了该物种的继续存在。 在人类所追求的愿望中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况。 人们通常把愿望的满足当成最后的目标,实际上它一 旦被满足,愿望也就不再是愿望了,很快就被遗忘, 被当成已经消失的幻想扔在一边,尽管他们在显意识 中不会承认这一点。如果一个人接下来还有新的愿望 要满足,而且这种游戏还会继续不断地进行下去,那 他就是十分幸运的。如果从愿望到满足又到新愿望的 产生,这一过程不停顿地进行着,那就是幸福;如果 进行得很慢,那就是痛苦;如果过程陷入停顿,那就 会产生让人难耐的空虚无聊。因此,在认识存在的情 况下,意志能够知道它此时希望什么,在此地希望什 么,但不会知道它在根本上希望什么。每一个别活动 都有一个目的,而总的欲望却没有目的。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世界与虚无 有人指责我的学说,在否定和消除所有的欲望、 从一个痛苦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后,最终走向虚无。我 要说的是,首先,虚无这一概念是相对的,是对某个 它所否定或消除的东西而言。有人(也就是康德)称之 为虚空的无,用数学的负值表示,被其否定或消除的 东西则为正值。然而如果观点相反,则负值就变为正 值了。还有人提出一种否定的无,即无论从哪个方面 看都是无,例如逻辑上自相矛盾的东西,这种无是绝 对的无。如果我们肯作进一步考察,就可以发现,实 际上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无,没有否定的无;从更高层 次看,它仍然只是一个虚空的无。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