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批判与继承/马克思主义箴言
ISBN: 9787201076454
张伟,1961年12月生,上海市人。1999年复旦大学中文系美学、文艺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讲《哲学概论》、《美学概论》、《文学概论》、《当代艺术的美学分析》、《西方文论专题》等本科或研究生课程。主持国家 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蓝领文化》。著有专著《〈巴黎手稿〉美学研究》。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有《论卢卡契美学与马克思美学的关系》、《走向现实的美学(论蓝领文化的理论基石)》、《对象性理论与美学革命》、《赫伯特怀疑论美学述评》、《对马克思美学劳动范畴的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与中西方蓝领文化》、《康定斯基美学与艺术的本质》、《马克思美学范畴新论》等。 王立柱,1958年11月生,北京市人。1982年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现为天津师范大掌管理学院教授。主讲《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双语)》等课程。主持 —微软精品课程《数据结构(C和C++描述)》的建设。主编教材有《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英汉对照选读》、《C/C++与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等,其中,《C/C++与数据结构》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讲课程《数据结构》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论文《让风神的竖琴鸣响——读李未院士《数理逻辑》一书有感》获《计算机教育》杂志百期十佳论文奖。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 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 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在远古时代,人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 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 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 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 时候起。人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如果灵 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就没有理由去设想它本 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 魂不死的观念。这种观念在那 个发展阶段出现绝不是一种安 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 并且往往是一种真正的不幸, 例如在希腊人那里就是这样。 关于个人不死的无聊臆想之所以普遍产生,不是因为宗教上 的安慰的需要,而是因为人们在普遍愚昧的情况下不知道对 已经被认为存在的灵魂在肉体死后该怎么办。 因此,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 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 无知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 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 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 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 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 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 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 凡是主张精神是自然界的本原,从而归根到底是假定某种创 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而创世说在哲学家那里,例如 在黑格尔那里,往往比在基督教那里要繁杂和荒唐得多。凡 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人,属于各种唯物主义学派。 P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