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国旅游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1.76
折扣购买: 浮世小品
ISBN: 9787503261053
张中行先生挂来电话,讲起郑逸梅老先生过世 的消息,感慨很深。人活到九十往上,已属不易, 还能写作,就更少见。这样的寿星作家以后还会不 会有?十分难说。近日,郑汝德(郑逸梅之子)连寄我 两信,对他父亲写作的勤苦,流露极浓的感情。他 说:“先父在生前曾说他的写作当‘春蚕到死丝方 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认为他的写作终止之时 ,也就是生命结束之日。今果真应验了他的话。他 在临终前,刚写完了七千余言一篇长文《画家潘天 寿》,嘱我次日发往海外,竞成他的绝笔矣。”关 于郑老先生的绝笔,另有说法。《新民晚报》载陈 云发文:“编辑的悲哀,莫过于收到的稿件是投稿 者生前的绝笔。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当今文坛年龄 最大、写作时间最长的作家郑逸梅先生的最后一篇 作品和最后一封书信,竟会投入我的手中……今年7 月6日,他给我寄出了他生平写下的最后一篇作品, 题为《旧上海游戏场的演变》,约三千字,叙述上 海早年出现的众多游乐场及其兴衰沿革,史料丰富 ,很有价值。随稿还附来他于同日写下的一封短笺 ,实际上也是他生平写下的最后一封信件了。这封 信及稿子于当天寄出后,当晚他即发病,不省人事 ,而且直至11日逝世,再也没有醒来过。编发作者 生前的最后一篇遗作,是令人扼腕的事,但我们的 刊物能够发表这位写作时间长达八十一年的作者的 最后一稿,却未尝不是一件有纪念意义的事。”陈 君所言是他的切身体会。从我的经历看,在7月6日 后,郑逸梅先生仍旧有作品出手,比方7日、9日两 天,陆续寄给我《盛宣怀买下辛家花园》《卫介堂 的黄泥墙桃园》《宜兴双洞与储南强》和《南社雅 集的几处园林》诸稿。先生于11日仙逝,距9日寄出 稿子仅隔一日光阴,故我以为这当是他的绝笔了。 但我在读过郑汝德的信后,始知在这之后郑逸梅先 生仍有七千言的《画家潘天寿》,这话当最具权威 。不管如何讲,仅从老先生谢世前几El的写作情况 看,他照例旺盛不见颓势。强弩之极,力依旧可破 鲁缟矣。郑老先生曾言包天笑一直写到九十八岁。 他在《南社丛谈》中引包天笑小诗:“拄杖乍添新 健仆,亡书似忆旧情人。"他本人亦循了这条路子, 且留下抹不尽的怅憾让我们重来体味他生前的那种 怀友伤情。郑老先生寄我的许多文稿,都曾论及诸 多旧雨身世,生卒极详。如今,他亦追寻老友去了 ,谈笑于另一世界。 1992年8月15日《中国开发报》第4版 我非名人,无须杜门,然而谢客的苗头似乎已 有。由此就常常想到往H从耳边一阵风溜走的那些名 流大家的烦恼。这绝非端起架子说话把洋蒜来装, 而确为一桩须要用心看待的事情。按说,人有了名 气,找上门的应酬自然会多起来,为了继续潜心学 问,适当加以规避也无不可。我所定下的区别是, 只要为实心话,而非虚与委蛇便应当得到各方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