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作者简介
陈桥生,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羊城晚报》社委、高级编审、广东某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著述颇丰,已出版《刘宋诗歌研究》《小窗幽记正宗》等多部著作,曾多次获国家及省级以上新闻奖。
内容简介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题 解 《饮酒》二十首是陶渊明辞官归隐田园后写下的一组诗。有人认为,陶渊明写这一组诗时距离他辞去彭泽县令已有十年以上。不过,陶渊明的年谱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还不能确切判断《饮酒》诸诗具体的写作时间。但无论如何,这时候他应该已归隐有年了。 《饮酒》组诗的开头有一篇序文,比较明确地交代了该组诗的创作背景:“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这应该是冬季农闲而夜已渐长的时候。陶渊明写了那么多诗反映田园生活中的乐趣,为什么在“闲居”时反而“寡欢”?这应该是由于精神上的孤独。在农忙时,劳累的工作可以使他忘掉烦恼,但到了冬季,农事稀少而夜晚漫长,诗人该如何排遣那些孤独忧伤呢?恰好在这时候有人送给他一些好酒。他每天晚上喝酒,对着自己的影子一个人干杯,于是很快就醉了。有的人醉得人事不知,那是一种醉法;有的人醉得疯疯癫癫,那也是一种醉法。而陶渊明醉了之后还能够写诗,这又是一种醉法。这篇小序和二十首《饮酒》诗,让我们看到一个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形象。 魏晋诗人喜欢写组诗,这种组诗往往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怀,在艺术上也大都精心结撰。陶渊明继承前人的作法,创作了《归园田居》《饮酒》《咏贫士》《拟古》等大量组诗。如果说《归园田居》是他刚归田后对仕隐经历的一种反省的话,那么《饮酒》就是他在归隐有年后对仕隐经历的一次更加深刻的反省。这一次反省,是在生活极端困苦的境况下仍然决定坚持隐居,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完整,因而尤为难能可贵。 句 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虽然把草房子盖在尘俗世间,却照样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 古代隐居山林之人,简单地用树木搭一座屋庐,盖上茅草,称之为“结庐”。“结庐”实指隐居。一般隐士都居住在深山无人之处,可陶渊明“结庐”在人间,却照样感觉不到世俗的喧嚣。“而无车马喧”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在现实之中,他的门前真的没有车马喧哗;另一层是说,他已经脱离了官场的竞逐,跟那些人已没有什么往来了。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请问你是如何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没有世俗烦扰的呢?因为自己的心离名利场上的竞逐遥远了、淡漠了,所以哪怕住在车马喧嚣的大路旁,也一定会像身处偏地深山一样清静。 这几句其实可以视为诗人人生哲学的概括。“心远地自偏”的实质,在于人的心灵对外物的一种过滤,对烦嚣氛围的一种阻隔,对生活环境中丑恶部分的一种鄙弃。这又是两句惊人的妙语,是极其精彩的自问自答。王安石十分赞赏这四句诗,誉为“奇绝不可及”,认为“有诗人以来,无此句也”。 诗是有声画,画乃无声诗。每一首优秀的诗篇,都是一封关于美的公开信。“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最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境界的经典诗篇,与诗词意境相呼应的绘画名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交融,美不胜收。本书精选陶渊明诗20余首,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并配以与诗词意境相呼应的优秀传统中国画。陶渊明的作品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老庄玄理改造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题材。正如鲁迅所说,他是中国诗歌史和文化史上的“头等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