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入门

论语入门
作者: 黄珅
出版社: 上海古籍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6.70
折扣购买: 论语入门
ISBN: 753254455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孔子其人】 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 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乱迁居鲁国。父叔梁 纥有勇力,以军功封于陬邑。母颜氏,名徵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 三岁丧父,家道中落,随母移居曲阜阙里。因少时贫贱,学会不少技艺。孔 子自谓年“十有五而志于学”,早年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博学好礼,为乡人称道。孔子学无常师,传说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 学琴于师襄。孔子三十而立,从事社会活动,同时创办私学,聚徒讲学,以 《诗》、《书》、礼、乐为教,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创了学术自 由的风气,对文化在民间的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传孔子有弟子三 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最著名的有颜渊、子路、子贡、子夏、曾参等 人。孔子年五十而知天命,开始走上从政之路,由中都宰升任司空、大司寇 ,行摄相事。因与执政季氏不合,自知在鲁国难以施展政治抱负,于鲁定公 十三年(前497)率领一些弟子离鲁,周游卫、陈、曹、宋、郑、蔡、楚等国 ,途中备尝艰辛,但都遭到冷遇,终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 在漂泊十四年后,返回鲁国,从事教育和文献整理,删《诗》、《书》,定 礼乐,系《周易》,修《春秋》,以传先王之道。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 ,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 【《论语》其书】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论”是论说撰写,“语”是孔子之言,《 论语》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汇编,为研究孔子思想最重要的资料。《 汉书·艺文志》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 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缉而论纂,故 谓之《论语》。”《论语》成书,约在战国初期。流传至西汉,有今文本《 鲁论》、《齐论》和古文本《古论》三种版本。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 为基础,参考《齐论》和《古论语》,作《论语注》,共二十篇,成为后世 的流传本。东汉时与《诗》、《书》、《礼》、《易》、《春秋》、《孝经 》合称“七经”。朱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列为 “四书”,成为南宋以后士人的必读书。前人注释甚多,重要作品有三国魏 何晏《论语集解》、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近人 程树德《论语集释》等。 【孔子的时代】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周室衰微,礼崩乐坏,一些诸侯大国的势力日益 强大,甚至出现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礼乐征伐,不再出自天子,而是 出自诸侯之手。孔子晚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即将开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彻底动摇,天下大乱,冠履倒置, 战争不息,弱肉强食。春秋之前是神权的时代,此时神秘的天道遭到怀疑, 新学兴起,百家争鸣,人本主义渐渐兴起,士阶层已经形成,由官府垄断学 术的局面被打破,私人开门讲学,平民也能得到接受教育的权利。当时社会 正处于重大的变革时期,出现了一些具有开明思想和改革意识的思想家、政 治家,如齐国的管仲、晏婴,郑国的子产等。孔子推重管仲,服膺子产,在 鲁国从政期,也曾积极倡导变革。鲁国为周公之封邑,由于这种特殊的政治 背景,礼乐制度一直保存完好。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吴公子季札来聘 ,欣赏周乐,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晋韩宣子来聘,观所藏典籍 ,以为“周礼尽在鲁矣”。这对孔子保存、研究和发扬周礼,提供了有利条 件。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