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回忆录

南侨回忆录
作者: 陈嘉庚|责编:高文喆//桑梦娟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5.66
折扣购买: 南侨回忆录
ISBN: 978751138284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印赠验方新编 余二十余岁时,在新加 坡见友人珍藏一本药书, 名日验方新编,云某友赠 送,无处可买。其时上海 书局尚未印售。书内注云 ,版存日本横滨中华会馆 ,任人印送。据友人所言 及余自己经验,其方颇有 应效,故余甚为注意。窃 念吾闽乡村常乏医生,若 每村有此书一本,裨益不 少。乃备款托香港友人汇 往日本定印,每本三角, 前后数次,共印六七千本 。书面标明“同安集美陈家 奉送”。最后一次定印五千 本。其时余适回梓,约半 年之久,尚未寄到。余及 港友屡函日本该会馆查问 。据复久已寄出,迨后港 友查悉,该书在日本托出 口商店代寄,该店寄时适 倒闭,致失手续。运到香 港日久,无主向领,致被 船栈拍卖,料该书必散在 广东矣。其后多次与该会 馆交涉无效,不但不肯认 错,且完全不负责任,由 是不能继续印送,不胜遗 憾之至。 ○○二 登报征求良方 自该帮药书被误后,与 该会馆遂绝来往,由是有 怀莫展。过后多年乃思向 上海书局定印,并拟广集 国内及南洋经验良方,以 增补该书之不足。不但余 义务印送,而公开与印刷 家售卖,亦可推广。故不 惜报费,在天津、北平、 汉口、郑州、南昌、长沙 、济南、安庆、南京、杭 州、上海、福州、厦门、 香港、广州、梧州、汕头 ,及南洋各大埠,登报日 广求云,“凡存有经验良方 ,乞勿居奇守秘,请惠示 济众,将药方及住址写明 寄交余商店或报馆代转。” 并言“予系要印送而非图利 ,凡有惠寄者待印就时当 赠送一本”。月余之间,中 外惠寄者千余方。编辑既 就,拟托上海商务印书馆 代印。 ○○三 世界书局代印 医书 新方编竣未寄,适上海 世界书局派代表来洋招股 ,乃向其定印二万本。国 币五千元。将新征各方抄 一份,及验方新编一本, 备交该局代表带去。数月 后如数印就。除分送诸赠 方者及余国内诸分行取去 赠送外,约存一万本。以 半数在闽省分送,半数寄 来南洋应各处需求,已存 无几。后接厦门某君来函 云:“前日寄赠某方,其中 某味药只重二钱,而所印 书作二两,关系至重,请 查谁错。”余乃急查原方单 及书稿均为二钱,始知系 世界书局印错。乃请人将 全书查对,又觉印错不少 ,事关人命,抱憾无似。 虽欲收回,然分散各处无 法办到。即向世界书局严 重交涉,只有认错而已; 若认真计较,或须兴讼公 堂,亦非余所愿,由是该 书遂复失意停顿也。 ○○四 自印医书未遂 余原拟定印二万本,后 以闽省各乡村如分发普及 ,须再印若干本,计全省 作二万五千乡,小乡一本 ,大乡二三本,五六万本 便可普赠,费款仅一万余 元。不图前为日本中华会 馆运寄失误,而后复为世 界书局印错所沮,使余志 愿未达。然终不能去怀, 乃思重编自印。遂雇一略 知医学之人及一书记,专 工将新旧方斟酌校对,历 经数月全书修正。交本厂 印刷部经理陈辉煌君付印 。乃挨延日久,及至余有 限公司收盘,印刷部被南 益购去,而所编书稿陈君 竞失于保存,增余无限遗 憾。再后战事发生更无暇 计及,战后力能办到者, 决重行登报征求编印,以 遂宿愿也。 ○○五 与清廷脱离 余年三十七岁,即民国 光复前一年春,剪去辫发 ,与清廷脱离关系。是年 新加坡道南学校举余任总 理。其时校中理事三十余 人,后来改理事为校董, 总理日董事长。向黄仲涵 捐款一万余元,购置校址 。余乃提倡向闽侨募捐四 万余元,建筑新校舍。其 时国内学制虽已改革十余 年,而南洋学校寥寥可数 ,新加坡只有广帮之善正 学校,闽帮之道南学校, 潮帮之端蒙学校,客帮之 启发学校,琼帮之育英学 校而已。女学校仅有广帮 一校,余均未有。时社会 甚幼稚,侨民只迷信鬼神 ,爱国观念、公益观念均 甚形薄弱。 ○○六 闽省光复与南 洋华侨 我国旧历辛亥年八月十 九日,即新历十月十日武 昌起义,民国光复。时闽 省于近日间亦闻光复,其 时中外消息尚乏灵敏,唯 新加坡路透电有传报。住 坡闽侨乃在天福宫福建会 馆开会,组织保安会,举 余为正会长,筹款救济闽 省及维持治安。即发电福 州问黄乃裳君:“闽省是否 光复?都督何人?此间已成 立保安会,筹款救济,复 。”越日黄君回电云:“全省 光复,都督孙道仁,需款 急,请速汇。”即汇去国币 二万元,并电云:“厦泉漳 素多匪,乞维持治安,款 可续汇。”越日孙都督回电 云:“款收,漳泉已派某大 员负责安全,请再汇巨款 以应急需,至感。”月余之 间,计汇去二十余万元。 盖光复初,库空如洗,民 心动摇,二万元收后,立 即宣传“南洋新加坡汇来二 十万元,尚有百万元可接 续汇到”云云。由是民气更 形兴奋,各处地方安定如 常。至全省光复,只福州 小有纠纷,立即平息,死 伤甚寡。时南洋华侨爱国 风气未开,故他埠闽侨未 有回应捐汇。孙中山先生 自欧洲回国,途经新加坡 将赴上海,曾言到国内时 如私人需款可否帮助,余 许筹五万元。其后来电告 予,将赴南京需费,予即 如数汇交。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