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9.50
折扣购买: 鱼老师法学写作课堂
ISBN: 9787301340417
赵海乐 笔名:爬树鱼 法学博士、吉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现代法学》《欧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项。
第二周 整理法律 / 第一幕搜索法条 / 鱼老师 同学们好,还记得上周我们布置了什么作业吗? 珊 瑚 记得啊!您让我们整理与“大数据杀熟”相关的中国法律规定。 鱼老师 好,那么,咱们先来讨论一下,究竟应该从哪里找到相关法律? 珊 瑚 北大法宝!那里面有一个“法律法规”板块,点进去就可以搜索法律,可全了! 鱼老师 那么,你是用什么关键词搜索的啊? 龙 虾 对对对,用啥关键词?我把“大数据杀熟”这几个字敲进去,结果,一个法条都没找到! 珊 瑚 哈,那是因为“大数据杀熟”这几个字根本就没出现在法律当中啊!咱们搜索法条,可不能用新闻用语,得用专业的法言法语。 龙 虾 嗯,可是,我也不知道“大数据杀熟”对应的法律专业术语是什么啊?总不至于来问老师吧?我怕老师会骂我! 鱼老师 放心,我一定会骂你的。因为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就有现成的解决方法。海葵,你来说说,这个解决方法应该是什么? 海 葵 我一般会把这个不太专业的词汇敲进中国知网,然后就会跳出来一堆包含这个词汇的论文。从这些论文里,我很容易就能发现对应的专业术语是什么。珊瑚,你是不是也是这么做的? 珊 瑚 嗯,还真不是。我嫌知网麻烦,直接“百度”的。 龙 虾 啥?你去问百度,“大数据杀熟”涉及什么法律问题? 珊 瑚 才不是!我搜了这个关键词,然后围观了一下比较专业的媒体是怎么报道的。不是纯新闻类媒体,是例如某律所公众号等专业人士撰写的。 鱼老师 好,那么你搜索的究竟是什么关键词? 珊 瑚 算法价格歧视!其中,“算法”对应的是“大数据”,“价格歧视”对应的是“杀熟”。 鱼老师 好!你用这个关键词真的搜索到法条了吗? 珊 瑚 没有。这个关键词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定性,但法律当中真没规定这事儿啊!不过,这种现象其实挺常见的,我写本科论文时已经习惯了。举个例子,我学年论文写的是“想象竞合”,但刑法当中就没这四个字儿。所以,这次搜索时,我想,“算法”二字也许不会包含在法条里;但“算法价格歧视”这个词的核心在于“价格”。所以,我觉得,与此相关的规定,一定会围绕价格展开。于是,我就去搜了搜《电子商务法》。毕竟,“电子商务”一词与“算法”十分契合。 鱼老师 好的,你找到什么了? 珊 瑚 我本来想援引《电子商务法》第35条,这一条里面也确实包括“价格”两个字。但后来发现不是十分适合。《电子商务法》第35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服务协议、交易规则以及技术等手段,对平台内经营者在平台内的交易、交易价格以及与其他经营者的交易等进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或者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不过,问题在于,此条规定的是,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对平台内经营者的交易价格进行不合理限制。用白话讲就是,平台不能要求平台上面的商家用啥价格卖货!这跟咱们说的算法价格歧视不是一回事儿啊。咱们说的是商家歧视消费者。后来,我又发现,《电子商务法》当中,第18条第1款反倒与算法价格歧视更加相关。这款内容是: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龙 虾 珊瑚,你是怎么发现这个法条的?毕竟,其中并没有“算法价格歧视”当中的任何一个字啊? 珊 瑚 哈,但这其中有“平等”字样啊,也有“消费者”字样。刚才我说到,咱们说的是“商家歧视消费者”,那么,这就给了我一个灵感:《电子商务法》当中会不会有对消费者的特别保护呢?恰好消费者这个词也是个法律术语。于是我就搜索了一下。这一条,我觉得与算法价格歧视直接相关的内容是,电子商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搜索结果,还是根据消费者的特征提供。这看上去就超级像“价格歧视”!我举个例子,如果一名消费者经常在某电商平台购买高档、进口食品,比如99元一盒的巧克力,那么,电商完全可能选择不给这名消费者提供满100元减5元的优惠券。毕竟,这名消费者对价格相对不敏感。所以,这个法条无疑是与咱们分析的内容直接相关的,尽管法条本身对此的描述可能不那么直接。 鱼老师 珊瑚说得很对!法条搜索可不等于关键词搜索。珊瑚你能搜到这个法条并理解它的含义真了不起! 珊 瑚 嗯,老师,我坦白,其实,我是在刚才说过的“讨论‘大数据杀熟’的专业论述”当中看到这个条款的,这还真不完全是我自己的功劳。 鱼老师 没关系啊,善于利用资料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引用对方也曾引用的法条,这不算剽窃。那么,龙虾,你有找到能用的法条吗? 龙 虾 有的。我搜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有这么两条:第8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第10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不过,我觉得这两个法条的规定对此也不是十分好用。第8条规定了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价格,但哪怕是在“大数据杀熟”问题上,消费者总不可能不知道商品价格。消费者不满的是,这个“价格”居然比别人的高。然后,我又分析了一下第10条。其中提到了“价格合理”。但问题在于,“歧视性定价”究竟算不算不合理? 鱼老师 你觉得算不算?靠常识回答我就行。 龙 虾 我其实很矛盾。“看人下菜碟”这事儿的确很可恶,但是,咱们都是法律人,至少民法上的“不合理”,应该是指诸如“成本10元的水杯被无良保健品商家以1000元高价卖给老大爷”这种“非常不合理”的情况吧?不仅如此,我觉得,差别定价这事儿其实也不仅仅是电商才有。我读大学之后只要出去买菜,我妈都说我买贵了。还说卖菜的欺负我看上去就没买过菜,1斤西红柿都敢要我5块钱。我去的可是菜市场啊,年龄比我都大的菜市场!我奶奶说她年轻时还在那儿卖过菜。所以,我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0条“价格合理”这个问题目前很难判断。 1. 写作与学术指导类公众号“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作者之一爬树鱼老师新作 2. 全流程展示一篇已发表C刊论文的完整写作过程 3. 演绎真实论文写作场景,纠正论文写作常见误区 4. 内容严肃,风格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