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纯情校园(5)

成长纯情校园(5)
作者: 贤才文化
出版社: 湖南人民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4.80
折扣购买: 成长纯情校园(5)
ISBN: 978754385324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其实,他原本也该在这篮球场上的,因为这里曾记载了他一个再难实 现的梦想。 梦中的篮球场 九中,宽大气派的室内篮球场上,高一学生的篮球赛正在如火如荼地 进行。我坐在二楼的观众席上,身边挤满了兴高采烈的同学,喝彩声一浪 高过一浪,几乎要将我淹没。我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子。 他叫林风,是我的初中同学,我们的第一次相遇颇为偶然。初中新生 报到那天,教学楼前被新生和家长挤得密不透风。我一看离报到时间还早 ,就转到教学楼后的操场。 宁静的大操场与方才的熙熙攘攘相比真像换了个世界。我深深地吸了 口新鲜空气,十分得意自己的忙里偷闲。恰在这时,我发现操场的最南端 有人在投篮,好奇地走近才看清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他的投篮动作既 优美又娴熟,球像被遥控似的一次次飞进篮内。我虽然对篮球一窍不通, 但此时也看得有滋有味。 过了一会儿,他收了球,转身向我走来。我这才意识到一直盯着别人 打球是很唐突的,就转身要走。 “你是新生吧?” “嗯。”我老老实实地转过身回答,心想这肯定是位高年级的“师哥 ”。“我和你一样,刚来这儿还没二十分钟。”原来如此!既是同届,说 话就不必小心翼翼了。我奇怪地问:“别人都在等着报到,你怎么跑到这 儿打起篮球了?”“咦,你不也没老实呆着,跑到操场上来蹓哒了吗?” 说完,我们都禁不住笑了。 于是我们一起去看分班的情况。我从一片密密麻麻的名单中找到了自 己——六班。而他恰巧也在六班。“一起出发,目标六班。怎么样?”他 兴奋地发出邀请。从名单上我得知他叫林风。我点点头,发现他只抱着那 个篮球,其他什么也没带。再看看自己被塞得快撑破的书包,觉得他实在 不同于一般的新生。 就这样,我们成了同学。说来好笑,在班上,我是比较矮的女生,而 他则是最高的男生。由于他足足比我高出一头,所以我总得仰着头和他说 话。但这并没给我们的交流造成什么障碍。我们很投缘,对很多问题的看 法都很相似,往往只需动作、手势,一颦一笑就足以领会彼此的意图。更 多的时候,我们会不约而同地做同一件事,说同一句话,这也许就叫做心 灵相通吧。记得一年我生日,上课后打开文具盒,一块火红晶莹的雨花石 就跳入眼帘,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写着“Happy Birthday”,尽管没有 署名,但我知道一定是他,因为我曾对他说过我喜欢红色的雨花石。而他 ,每月初也会在书包里发现一本刊登有篮球新消息的杂志,要么就是发现 书包的拉链上不知何时悬挂了一个小玩意——篮球形的钥匙链在晃晃悠悠 。 每次打扫卫生,当我望着高处的窗户一筹莫展时,身后总会及时伸过 来一双手,接过抹布,一声不响地擦玻璃。我真心的谢谢刚送出口,他就 会用那双含笑的眼睛望过来,问道:“好朋友互相帮助用得着谢吗?”我 只得乖乖地把下面的话收回去。 林风的篮球玩得很棒,他是我们班篮球队的主力。每次我们班打比赛 ,我都是啦啦队中喊得最响的。我觉得只有在篮球场上,他才是真正的林 风,才是他最放松最精神焕发的时刻。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只能在 班上排中下等,为此他没少挨批评,很压抑。我曾认真地问过他,你这么 聪明,为什么不努把力把学习搞好?为什么不证明,你不比那几个下课还 呆在教室里学习的男生差?可他总是略带无奈地说,没办法,他一见到枯 燥的课本就头疼。有背“之乎者也,ABC和XYZ”的工夫,还不如看他那套 百科全书和打一场篮球赛呢。横竖说不服他,我也只能收兵了。 两年的快乐时光很快过去了。依照惯例,初三时学校要把各班的优秀 生抽出来组成一个“加强班”,给这个班配备最好的老师,经过一年的强 化训练,多半能考上市内的那所省重点中学——九中。这九中可是每年中 考的热门学校,很多人挤破头地想考到那里。最后,我以年级第一的成绩 上了“加强班”,可林风还得留在原班。想到以后不在同一班,见面的时 间就少了,我不禁有些黯然神伤,而他却把手一挥:“还在一个学校,见 面的机会少不了!”可我知道,他只是不想让我太难过。 “加强班”果然不同凡响。从初二暑假我们就纵身跃人题海,直游得 昏天黑地。“中考”和“九中”成了老师的口头禅。这期间我唯一轻松的 时刻就是在上学路上与林风相遇同行,这时即使我们什么也不说,心里也 是舒展畅快的。更多的时候,我们在校内匆匆碰面,便送给对方一个会心 的微笑,这微笑中承载的问候和关切,彼此都不难体会出来。 时间精灵倏地溜走了一大截,再有三个月就要中考了。各班都投入了 更紧张的复习,我却越来越经常地看见林风活跃在篮球场上,似乎中考和 他毫无关系。这怎么行!要知道,上不上九中可是一个转折点。如果能考 上九中,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大学门槛,说不定一生都会随之改变。这天 放学,我急急地收拾好书包,决定告诉他这些利害关系,好催促他加一把 劲。谁知刚走出教室,就看见他在不远处一棵树下向我招手。 我跑了过去,他递给我两本书,说:“看看是不是对你中考有用。” 接过一看,一本是《中考决胜题典》,一本是《拿下物理100分》,顿时心 里一热——他知道我正为物理头疼呢。我翻了翻,两本书都是权威机构编 写的,内容也很不错,就说:“这么好的书,你不如留着自己用吧,我有 老师发的资料。”他听了苦笑着说:“我的水平自己心里清楚,看不看都 一样。还是你甩吧,对你会有帮助的。”我听了既难过又生气,真有点儿 “怒其不争”了,不由地大声说:“你就这么没出息吗?书你拿走,不看 就撕了!以后也别再来找我!”说完把书扔给他,扭头就走。他急了,忙 拦住我,塞过来一本书:“好,好!我答应你一定尽全力。咱们一人一本 ,都争取考上九中!” 从那以后,我们就埋头扎进了书堆。我知道他为了考上九中真的铆上 了劲儿。因为后来再见面时他总是一个接一个地问我问题,我也曾好几次 在晚上十二点以后接到他打来请教问题的电话。幸好他人聪明,基础也不 是很差,成绩很快就有了起色。 于是,每天深夜当我又一次支撑不住,想扔下书本去睡觉时,只要想 到在这城市的另一盏台灯下,还有一个勤奋的身影在和我一起,正为同一 个目标而伏案苦读。我就命令自己坐起来,重新捧起大大小小、厚厚薄薄 的书。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