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腿叔叔

长腿叔叔
作者: (美)简·韦伯斯特|译者:罗雅琴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长腿叔叔
ISBN: 9787560985145

作者简介

简·韦伯斯特(1876-1916),美国著名作家。出生于一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家庭中,父亲从事出版工作,母亲是马克·吐温的侄女。大学毕业后简开始了自由写作生涯,出版了多部小说,《长腿叔叔》是简的代表作,也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

内容简介

“忧郁的星期三” 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三都糟糕透顶——你得提心吊 胆地等着它的到来、鼓足勇气熬过去、然后立刻把它 抛到脑后。每一层地板都必须洁净无瑕,每一把椅子 都要一尘不染,每一条床单都要平平整整。九十七个 追来打去的孩子必须要洗刷干净、梳理整齐,给他们 穿上浆好的花格子布衣服,并一一嘱咐他们注意礼貌 ,每次理事问话时,要回答说“是,先生”或“不, 先生。” 这真是个令人沮丧的日子。可怜的乔若莎·艾伯 特,身为孤儿院里年纪最大的孩子,自然更加倒霉了 。好在这个特别的星期三,也跟往常一样熬到头了。 终于不用再为孤儿院的贵宾们制作三明治了,乔若莎 逃出厨房,转身跑上楼去,完成自己的例行工作。她 负责照看“F”房,那里住着十一个四至七岁的孩子 ,十一张小床摆成一排。乔若莎把他们叫到一块,给 他们拉直皱巴巴的衣服,帮他们擦干净鼻子,领着他 们排成一行朝餐厅走去。在那里他们可以开心地度过 半个小时,吃面包、喝牛奶,再来点李子布丁。 乔若莎疲惫地跌坐在窗边椅子上,将胀痛的太阳 穴靠在冰冷的窗玻璃上。从早上五点开始,她就一直 忙个不停,被吩咐做这做那,还要不时被神经兮兮的 女监事李皮特太太呵斥、催促。她私底下可不像在理 事和女访客面前那样冷静庄重。乔若莎的目光越过一 片广阔的霜冻草地,掠过孤儿院高高的铁栅栏,飞向 远处起伏的群山。山脚下星星点点地遍布着村舍,透 过光秃秃的树林,依稀可以看见村落的尖塔。 这一天终于熬过来了。据她所知,一切都颇为顺 利。理事会和访问团结束了巡视、念完了报告、用完 了茶点,此刻正匆匆赶回家,坐回自己温暖的壁炉旁 ——至少一个月不用为这些小东西烦心了。乔若莎探 出身子,带着一丝渴望,好奇地注视着川流不息的马 车和汽车驶出孤儿院的大门。她的思绪随着这些车马 驶向了山脚下那一幢幢洋房里。她幻想着自己穿着皮 毛大衣,戴着插有羽毛的丝绒帽,靠在车座上,漫不 经心地对车夫说:“回家。”但到了家门口,想象中 的场景就变得模糊了。乔若莎想象力很丰富。李皮特 太太曾警告过她,如果不加约束,这些胡思乱想迟早 会给她带来大麻烦。可是,即便是再丰富的想象力, 也只能止步于门廊罢了,终究无法带她进入她梦想中 的房屋。可怜的充满冒险精神的小乔若莎,在她这十 七年的岁月里,还不曾踏入过平常人家的门呢。她想 象不出那些没有孤儿打扰的人们每天过着怎样的生活 。 “乔——若——莎——艾——伯——特 有人找———你 办公室——找 我想你还是 快点为妙!” 刚加入唱诗班的汤米·狄龙,唱着歌走上楼梯, 穿过走廊,朝F房走来。随着他愈走愈近,歌声也愈 发响亮。乔若莎从窗边转过身来,再次面对生活的烦 忧。 “谁找我?”她急切地打断汤米的吟唱。 “李皮特太太在办公室找, 我想她生气了。 阿——门!” 汤米虔诚地吟唱着,但他的腔调里不全是恶意。 哪怕是最铁石心肠的小孤儿,看到犯了错的姐姐被叫 去办公室挨训,也会心生同情的。更何况,汤米喜欢 乔若莎,虽然她有时也拽他的胳膊,洗脸时差点拧下 他的鼻子。 乔若莎一言不发地走了,额头上平添了两道皱纹 。哪里出了差错呢?她很纳闷。是三明治切得不够薄 ?是坚果蛋糕里吃出了果壳?还是有女访客发现了苏 西·霍桑长筒袜上的破洞?噢,天哪!难道是F房哪 个调皮的小家伙冒犯了理事? 低矮的长厅没有点灯。她下楼的时候,正好碰见 最后一个理事踏出院门、准备离开。这个稍纵即逝的 身影,留给乔若莎的全部印象是——高。那位理事正 朝停在弯弯的道路旁的汽车招手。在汽车发动朝他驶 来的刹那,剌目的车灯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屋内的墙上 。拉长的影子如同长出了滑稽的长胳膊长腿,在地板 和走廊的墙上爬动。看起来真像一只巨大的、摇摇晃 晃的“长腿爸爸”。 看到此景,乔若莎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她 露出了笑容。她天生就是一个阳光女孩,一点儿小事 就能把她逗乐。如果能从一个令人生畏的理事身上找 到笑料,那真是意外之喜。一路上,她都因为这个小 插曲而雀跃。甚至在见到李皮特太太时,她脸上还挂 着一丝笑意。意外的是,这位女监事似乎也在微笑, 至少看上去相当和蔼可亲吧,表情几乎如接待访客们 时一般愉悦了。 “坐下来吧,乔若莎,我有话要对你说。” 乔若莎在最近的一把椅子上坐下来,屏住呼吸等 待着。一辆汽车从窗前疾驰而过,李皮特太太望着远 去的车影,问她: “你注意到刚刚离开的那位先生了吗?” “我看到了他的背影。” “他是最富有的理事之一,给我们孤儿院的捐助 也特别多。我不能透露他的名字,因为他特意交代过 要为他的身份保密。” 乔若莎微微睁大了眼睛。她不习惯被女监事专门 叫来办公室讨论理事们的古怪行径。 “这位先生特别关照过我们几个男孩子。你记得 查尔斯‘本顿和亨利·弗雷兹吧?资助他们完成大学 学业的就是这位——呃,这位理事。孩子们都很努力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以此作为对先生的回报。当 然,他也不需要其他的回报。到目前为止,他的仁爱 只给予男孩,我从未成功地说服他对院里的女孩们也 稍加关注,不管这些女孩有多么优秀。我可以告诉你 ,他不喜欢女孩子。” “是的,太太。”乔若莎低声说道。因为说到这 里,李皮特太太似乎在期待某种回应。 “在今天的例会上,大家谈到了你的前途。” 李皮特太太略微停顿了一会儿,接着用一种缓慢 、平静的语调继续说下去。这对听者骤然紧绷的神经 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你知道,通常孩子们到了十六岁,就不允许继 续待在这里了。但你是个例外。你十四岁在我们这里 修完所有课程,成绩优良——虽然你的操行并不是一 向优良,我得实话实说——然后,决定继续送你去村 里上高中。现在你快毕业了,孤儿院当然不再有义务 继续资助你。事实上,你比大多数孩子已经多享受了 两年教育。” 李皮特太太全然不谈在这两年里乔若莎默默无闻 的贡献。例如,她为了食宿不得不拼命地干活;而且 ,总是将孤儿院的便利摆在第一位,而后才是她的学 业;遇上像今天这样的日子,她也总得留在院里洗洗 涮涮。 “我刚说了,有位理事提及到了你的前途,也讨 论了你的表现,方方面面的表现。”李皮特太太用责 备的眼神望着坐在审讯席上的“犯人”。“犯人”也 赶紧摆出一副知罪的样子。倒不是因为她记起了自己 档案里的什么污点,而是对方似乎期待她这么做。 “当然,通常像你这种情况,给你安排个工作就 行了。可是,你有些科目成绩很好,英语尤其突出。 普利特查德小姐,我们访问团的成员之一,也是学校 的董事之一,和你的修辞老师讨论过你的情况,在这 次例会上,她替你说了好话,还大声朗诵了一篇你写 的作文,题目叫‘忧郁的星期三’。” 乔若莎这次是真的知罪了。 “在我看来,你这么嘲讽辛苦养育你多年的孤儿 院,真是有点儿忘恩负义。若不是因为你的文章写得 还算俏皮,我估计你不会得到饶恕。好在,呃——刚 刚离开的这位先生,似乎非常有幽默感。承蒙你那篇 大胆无礼之作,他决定送你上大学。” “上大学?”乔若莎睁大了眼睛。 李皮特太太点了点头。 “他留下来和我讨论了条款。很不寻常的条款。 我得说这位先生真是非常古怪。他相信你是个有独创 性的人,决定将你培养成作家。” “作家?”乔若莎感到头皮一阵发麻,不禁喃喃 重复着李皮特太太的话。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