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刀(珍藏本)/卧龙生真品全集

天下第一刀(珍藏本)/卧龙生真品全集
作者: 卧龙生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60
折扣购买: 天下第一刀(珍藏本)/卧龙生真品全集
ISBN: 7806054502

作者简介

卧龙生,原名牛鹤亭,1930年生于河南南阳县镇平镇。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于文学,遂以此为笔名。1958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卧龙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飞燕惊龙》、《玉钗盟》、《无名箫》、《金箭雕翎》、《岳小钗》等。他的小说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可读性颇强。台湾上层人士每天必读他的连载,曾引起轰动,因而也招来一些人打着他的旗号,冒充他的作品。现在出版的小说,全部经过卧龙生亲自审查校订,确认为真品,故名曰“卧龙生真品全集”。

内容简介

姓名:任飘萍。 年龄:二十七岁。 父母:不详。 籍贯:不详。 嗜好:无。 杀人纪录:出击二十四次,成功二十四次。 武器:剑长三尺七分,宽八分。 这是一份极为详尽的个人档案,现在这份档案就放在一张很宽大的红 木桌子上。 金伐楚看着这份档案,已看了两个时辰。 像这种档案,金伐楚有许多份,事实上,足足有一百零七份。 这一百零七个杀手已组成江湖上有史以来最大的杀手组织。 金伐楚领导这个组织已足足有八年。 八年在人生的旅途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这八年中的每一个日子, 都是金伐楚不能忘的。 那是一段充满血腥的八年。 金伐楚今年四十有七,艰苦的岁月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他的腰身,仍如标枪般的笔直,身上没有一点多余的脂肪。 他仍然可以击败最强大的对手,仍然可以驯服最烈的马,仍然可以满 足最难满足的女人。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如石像般的脸上,也照在红木桌上那份档案上 。 看着这份档案,金伐楚微微地闭上了眼角,面前似乎已出现了任飘萍 的影子。 金伐楚的记忆力一向很好,这乃得益于他早年的捕快生涯。 他能够记住每一张,甚至他只见过一次的面孔。 印象中,任飘萍是一个很忧愁、很孤独的人。 他的脸上,从来都没有笑容,每次他完成任务回来以后,都曾把自己 关在房间里。 没有人知道他在房间里干什么。 别的人在完成任务以后,总会去喝酒、去赌博,或是去找女人。 任飘萍却不是这样,人们每次见到他,都是在他的那间小屋前,并且 他总是在擦着他的那柄又细又长的剑。 他似乎总在等待杀人。 近年来,能值得任飘萍出手的人,已是越来越少,金伐楚记得,任飘 萍最后一次刺杀的,是长安大豪薛半城。 薛半城并不是他本来的名字,他之所以叫半城,是因为偌大一个长安 城有一半是他的地盘。 长安历来是天子之居,在天子脚下,一个人若有半城可统,绝非一件 容易的事情。 长安自古多豪杰,一个人若有半城的势力,那也绝不是凭武功就能办 得到的事情。 薛半城一向深居简出,他的仇家实在太多,一个人若是有了这么大的 基业,仇人一定会不少。 所以薛半城一向很小心,他用重金雇用了很多高手,为他看家护院。 任何人想进入他的房间,都必须通过十六道关卡。 这些布置虽然已够完美,薛半城仍不放心,所以他的身边,总跟着四 名保镖。 这四名保镖的武功究竟如何,知道的人并不多,人们只知道,江湖中 以快剑著称的武当玄冈子,死在其中一名保镖的手上。 在这样森严的保卫下,想刺杀薛半城,已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何况薛半城自己的武功,也不是只用“一流高手”所能形容的。 就连金伐楚接到刺杀薛半城的请求时,都微微皱起了眉头。 后来,他最终决定,由任飘萍去完成这个任务。 任飘萍接到这个任务后,一句话也没有说,一刻也没有停留,就携剑 人长安。 三个月后,薛半城的死讯传遍了整个江湖。 没有人知道任飘萍是用什么方法刺杀了薛半城,也没有人知道薛半城 是任飘萍所杀。 任飘萍回来以后,金伐楚一句话都没有问他,他只发现任飘萍憔悴了 许多。 对于属下的杀人方法,他一向不愿意过问。 薛半城已死了将近半年,人们对这件事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江湖上的事情实在太多,比薛半城之死更刺激人,更有趣的事情每天 都会发生的。 人们已不再有兴趣知道是谁杀了薛半城,也渐渐忘了这个杀手。 金伐楚却没有忘。 他从宽大而舒适的椅子上站起,轻轻拉了一下系在桌子边的一根绳子 。 这根绳子是一个很巧妙的机关,金伐楚一旦拉动这根绳子,立刻就会 有人走进这间屋子。 并且这个人一定是小计。 小计已经不再年轻,别人叫他计爷仍觉不够尊敬,金伐楚却仍然叫他 小计。 像金伐楚这样的人,仇人固然不少,朋友也有很多。 小计却是金伐楚最信任的朋友。 金伐楚今天所得到的成就,有一半是归功于这个小计的。 创业的艰辛,是金伐楚至今不能忘怀,而那些与他并肩创业的朋友, 他更不能忘。 何况,金伐楚以前的老友已不多,事实上,也许只剩下小计一个人了 。 门被轻轻地敲响,声音轻而有序。 就算去见老朋友,小计仍不会太随便。 因为他知道,今天的金伐楚已不是昔日的金伐楚,而今日的小计却仍 是昔日的小计。 一个人的地位变化,总会使友情的性质产生微妙的变化。 小计深深懂得这个道理,他虽然是金伐楚的老朋友,却从来不敢以朋 友自居。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