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也要有人懂 : 一起来读王阳明
作者简介
伍鸿亮 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有《三千年中国改革成败得失》《高明的力量一中庸心解》《老子的答案》《铿然舍瑟春风里——王阳明心学语录的天人之境》等。
内容简介
1472年的一天,岑奶 奶梦见神仙驾着五彩祥云 给自己送来了孙子,这个 随着仙人送子之梦而出生 的婴儿,就是后来大明王 朝的一代传奇人物——王 阳明。 1482年的春天,也就 是王阳明十一岁那年,他 跟着爷爷王伦来到京城, 第二年被父亲王华送到了 京城一个较有名气的私塾 读书。在学校里,小阳明 的成绩第一,但调皮捣蛋 也是第一,尤其令老师头 疼的是,他喜欢问一些古 怪的问题。 一天,上课时,小阳 明突然站起来,问:“老 师,人活在世上,做什么 事情才能算是第一等人呢 ?” 老师怔了一下,想了 一想,说:“像你父亲那 样,中状元当大官,算是 第一等人了!” 小阳明听后,不以为 然地说:“这参加科举中 状元的人,每朝每科都有 ,怎么能算是人间第一等 人呢?” 老师又怔了一怔,问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 才是第一等人呢?” 小阳明微笑着答道:“ 惟有做圣贤方是第一等人 !” 王阳明做圣人的志向 ,在他十二岁与老师探讨 “天下何为第一等人”时, 就已经立下了。 1489年初,十八岁的 王阳明拜访大儒娄谅,娄 谅热情地鼓励他说:“圣 人必可学而至!”由此, 更加坚定了青年王阳明光 大圣学、争当圣贤的使命 感!“圣贤”之树,已经在 王阳明的心中茁壮成长! 从那时起,王阳明的“ 圣贤”之志再也没有动摇 过,不管是在两次科举考 试失败之后,还是在二十 八岁金榜题名之时;不管 是被贬到蛮荒绝境,还是 被发配到边远小县;不管 是被闲置起来在滁州养马 ,还是被骤然起用带兵破 贼,他始终没有停止过研 究圣学、宣讲圣理、修炼 圣德的努力! 何为圣人呢?王阳明 认为,就是能够“扩大公 无我之仁”的人,用今天 的话讲,就是能够“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王阳明立志做圣人的 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康 济天下”,能“共明良知之 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 知自致其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心中的 良知,就是所谓的圣人。 修习圣人之学,唯一的目 的,就是要扩充和光大心 中的良知,让全天下的人 都懂得致其良知。他把人 分为三等: 第一等为圣人,能够 完全依靠“自觉”,自然而 然地达到良知境界的人。 第二等为贤人,也就 是能够“勉然而致”的人, 以自觉为主,需要适当辅 以鞭策激励的人。 第三等是愚而不肖之 人,即“自蔽自昧”之人。 这类人的良知已完全被私 欲蒙蔽,堪称病入膏盲, 无论你如何教育、如何鞭 策、如何警示都已不起作 用。 王阳明把社会也分为 三等: 第一等是大同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的 感受是什么样子呢?一是 人人有公心。“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二是人人 有仁爱之心。“不独亲其 亲,不独子其子。”三是 人人有安全感。“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 所养。”具备这三大特征 ,可以看出,整个社会之 正能量方能占绝对优势。 第二等是小康社会。 这样的社会也有三个突出 特征:一是人的公心明显 减少,私心明显增加。“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二是集体精神明显弱化, 个人主义明显抬头。“各 亲其亲,各子其子。”三 是家国情怀中,国的元素 在减少,家的元素在增加 。“以正君臣,以笃父子 ,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 贤勇知,以功为己。”由 此三大特征,可以看出, 整个社会正能量仅能占相 对优势了。 第三等是衰薄社会。 这种社会的突出特点是, 是非颠倒、美丑颠倒、善 恶颠倒、真假颠倒,荣其 所不荣,耻其所不耻,整 个社会的正能量已难以抗 衡负能量。其具体的表现 就是:好人怕坏人,君子 怕小人,人间正道,已不 再是沧桑! 大道至简!作为“概念 ”的阳明心学确实是很简 单的,很多人能一看就知 ,一学就会。但作为“道” 的阳明心学却是很广大、 很精微的。广大得就像茫 茫宇宙一样,无边无际; 精微得又像庄子所讲的, “一尺之锤,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 P2-6 "1. 专家学者,对王阳明的哲学和人生履历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清晰的视角。 2. 文笔流畅,图片精美。可以让读者更快的进入阅读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