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趣品人生

于丹趣品人生
作者: 于丹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50
折扣购买: 于丹趣品人生
ISBN: 9787550278271

作者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她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国外销量达40万册。

内容简介

看到这些数据,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初一位著名的 大学者,一个以幽默享誉世界的中国人——林语堂先 生,他写过一本著名的书:《生活的艺术》。 他在书中写道:“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 ,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以此来描述中国 人和美国人巨大的差异。 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历史上,中国人以悠闲的生 活方式著称于世,我们不那么汲汲营营,忙于谋利赚 钱;相较而言,美国人过分期望事业的成功,过分讲 求效率,过分守时,这“似乎是美国的三大恶习”。 话语中有一些调侃意味,但是,时隔不到一个世 纪,中国人在世界上拥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而在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 快了。在我们匆忙行走的同时,焦虑和压力与日俱增 。林语堂先生曾经坚信:“中国有一种轻逸的,一种 近乎愉快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气质,可以在他们那种 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里找到最好的论据。”他甚至 以此推导:“假如不是这样的话,一个民族经过了四 千年专讲效率的生活的高血压,那是早已不能继续生 存了。四千年专重效能的生活能毁灭任何一个民族。 ” 那么,在21世纪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里,中国人 轻逸愉快的哲学还能够帮助我们吗?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先生还说过这样一 句话:“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 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个哲学目标,也是一个生活理想。近两年 来,中国政府在整体上追求发展的同时,也提出降低 GDP的增长速度,提升幸福指数的社会目标。事实上 ,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 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 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 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 零碎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所谓成功者的生 命版图中填满了头衔和财富,却缺少了灵性和健康。 而对我们更多负荷生命重担的普通百姓而言,那些头 衔和财富成为了关于成功的简单标签。他们在成为大 众心中成功偶像的同时,生命中的荒芜和苍凉却被忽 略了。 什么是中国人的理想呢?在林语堂看来,“中国 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 ,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我是如此喜欢林语堂先生,如同他单纯而深挚地 喜欢苏东坡。 上上个世纪末的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 一个叫作坂仔村的村落。他的父亲是位牧师,所以林 语堂从小就信奉基督教。他在厦门读完中学后,来到 上海,进入圣约翰大学。 大学毕业后,这个熟练掌握了英语的男孩向父亲 宣告,自己放弃了基督教信仰。他说:“如若一个人 承认行善的本身即是一件好事,他即会自然而然将宗 教的引人行善的饵诱视作赘物,并将视之为足以掩罩 道德真理的彩色的东西。人类之间的互爱应该就是一 件终结的和绝对的事实。我们应该不必借着上天第三 者的关系而即彼此相爱。” 这个情怀柔软博大的中国人,甚至将宗教看作是 阻挡给予世界大爱的一层隔膜。 离开圣约翰大学后,林语堂受聘于清华大学,随 后又赴美国、德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的硕士论 文和博士论文都是研究中国古代语法和音韵的。这样 一位站在世界思想前沿的学者,却坚持在西洋教育体 系下,进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一生用英文写 出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 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杰作,真正做到了“两脚 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P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