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完美武将)

赵云(完美武将)
作者: 赵春阳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109.80
折扣价: 61.50
折扣购买: 赵云(完美武将)
ISBN: 9787559436634

作者简介

赵春阳,沈阳人,大学老师,主讲四大名著,三国讲坛创始人,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理事,著有《三国武将排名》、《国史002:英雄的棋局——三国军事地理大势》。

内容简介

《三国志》是记录三国时代的正史,全面地反映了三 国时代的历史大事和人物生平,是后人研究三国历史和三 国人物的最重要依据。 《三国志》的作者是蜀汉人陈寿。陈寿(233—297年) ,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其父为蜀汉将 领,师从谯周,精通《史记》《汉书》,历任蜀汉东观秘 书郎、散骑黄门侍郎,因不附宦官黄皓,屡遭贬黜。蜀汉 灭亡后,陈寿被召入洛阳,司空张华爱其才,举为孝廉, 历任著作郎、巴西郡中正、平阳侯相、治书侍御史等职, 时人称其有良史之才。太康元年(280年)开始,陈寿系统搜 集魏蜀吴三国史料,经过十年之功,写成《三国志》。 《三国志》全书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 《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三志原本独立,后世 才被合为一书。《三国志》无表无志,只有“纪”和“传 ”,以曹魏为正统,曹魏的君主归入“纪”中,蜀汉和东 吴的君主则归入“传”中。《三国志》治史公允,取材精 审,文笔简洁。刊印时,夏侯渊的曾孙夏侯湛正在作《魏 书》,看到《三国志》后自愧不如,不惜将自己的作品毁 掉。 陈寿记事精简,这虽然使得《三国志》拥有言简意赅 的优点,但也造成了历史细节的缺失。100多年后,南朝宋 文帝命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 裴松之(372—451年),字世期,河东闻喜(今山西闻 喜)人,在东晋时曾任殿中将军、尚书祠部郎、零陵内史、 国子博士,入宋后担任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封西 乡侯。裴松之旁征博引,精心考辨,于元嘉六年(429年)写 成《三国志注》。裴松之的注释引用书籍多达二百余种, 增入大量史料,极大地弥补了陈寿《三国志》的不足。后 世刊印陈寿的《三国志》时都会附上裴松之的注释,陈志 和裴注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陈寿所著《赵云传》位于《三国志》第三十六卷,即 《蜀书》第六卷《关张马黄赵传》中,全文只有400多字, 裴松之所引《云别传》的字数是《赵云传》的三倍。 周穆王十七年(公元前960年),造父驾车助周穆王平 叛有功,获赐赵城,改“造”为“赵”,遂有赵姓。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造父八世孙赵籍 与魏斯、韩虔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将王翦举兵攻赵, 赵国国王赵迁投降,赵国降为秦之赵郡。 为了淡化六国的名字,赵郡又被拆分为恒山、邯郸、 清河等郡。恒山郡因境内古恒山(今河北曲阳大茂山)得名 ,治所在东垣县(今河北石家庄东古城村附近),东垣“控 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范阳震 慑”,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晋得此以雄长于春秋, 赵得此以纵横于战国。” P2-5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三国“完人”赵云,和他流传了1800年的故事。 浑身是胆、浑身是智,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 单骑救主之外,你还了解他什么?史家口中赵云的委屈是怎样的? 1800年来常胜将军赵子龙的专属传记。 条分缕析!详细考证《三国志》中的赵云。旁征博引!深入解读《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图文并茂!展现评书、京剧、影视、游戏、漫画中的赵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