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作者: (南北朝)颜之推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1.76
折扣购买: 颜氏家训
ISBN: 9787511343116

作者简介

颜之推:531一约595,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世居建康(今南京)。南北朝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出生于土族官僚之家,早传家业。一生三经世变,身仕四朝。著有《颜氏家训》《还冤志》《集灵记》等。

内容简介

2.妇人之仁终败儿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1] 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2]惨其肌肤耳。当以 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3]救之哉?又宜思勤 督训者,可愿[4]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5]母魏夫人,性甚严正[6];王在湓城 [7]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 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8]时,有一学士,聪敏 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 [9],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掩藏文饰,冀其自改。 年登婚宦[10],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 肠衅鼓云。 注释 [1]重:难的意思。 [2]楚挞:杖打。楚,荆条,古时用作刑杖。 [3]艾:艾叶,草本植物,叶制成艾绒,可供针 灸使用。 [4]可愿:岂愿。 [5]王大司马:即梁朝著名将领王僧辩,字君才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初为湘东王萧绎中兵参 军,后任平南将军、左卫将军、骠骑大将军、尚书令 等职。他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多获胜利。侯景叛梁 时,他和陈霸先合兵,大败侯景。之后,在北齐的威 逼利诱下,迎立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遭 陈霸先反对,被其缢杀。 [6]严正:品行严谨、方正。 [7]湓城:湓浦,是湓水汇入长江的地方,即今 天的江西九江。 [8]梁元帝:萧绎(508~554),字世诚,小字 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北 朝时期梁朝皇帝(552~554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 子,梁简文帝萧纲之弟。他爱好读书,喜好文学,有 大量学术著作,如《孝德传》、《忠臣传》、《注汉 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史称其“既 长好学,博综群书,下笔成章,出言为论,才辩敏速 ,冠绝一时”。但其政治智慧不足,秉性猜忌,御下 无术,导致自己最终的败亡。在都城江陵被攻破时, 他将自己的藏书十四万卷悉数焚毁。 [9]行路:路人。 [10]婚宦:结婚和做官,这里指成年。 译文 一般人不教育子女,并不是想让子女去犯罪,只 是不愿看到子女受责骂而脸色痛苦的样子,不忍心子 女被荆条抽打皮肉受苦罢了。这可以用治病来打比方 ,当子女生了病,父母哪里能不用汤药针艾去救治他 们呢?再想想那些勤于督促训导子女的父母,他们难 道愿意虐侍自己的亲骨肉吗?这实在是不得已啊。 王大司马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 王大司马在湓城时,已经是三千士卒的统领,年纪也 已经过了四十了,但只要稍微不称魏老夫人的意,老 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故而王大司马才能成就功业。 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富有才气,从小被 父亲宠爱,疏于管教。他要是有一句话说得漂亮,当 爹的巴不得过往行人都晓得,一年到头都挂在嘴上; 他要是有什么事做错了,他的父亲就百般遮掩粉饰, 只在心里希望他悄悄改掉。这个学士成年以后,凶暴 傲慢的习气一天赛过一天,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被 周逖杀掉,死后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 点评 为人父母,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种爱若 没有智慧的指引,往往会走向反面。 许多母亲(也包括有些父亲)太爱自己的孩子, 舍不得对孩子说一点重话,不忍心表现出一丝的严厉 ,只要孩子一撒娇,什么过错都可以饶恕。她们虽然 也知道溺爱子女不对,却无能为力,无法狠下心来面 对孩子。 是为妇人之仁。 为什么会这样?还是智慧不够。 话又说回来,天下又有几个母亲能像魏老夫人那 样呢? 所以必须找其他的善法。 3.父子间亲密有度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1];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2]以上, 父子异宫[3],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 [4],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5]喜闻君子之 远其子,何谓也?” 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 》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 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6]之象。 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注释 [1]狎:亲近而不庄重。 [2]命士:古代称读书做官者为士,命士指受有 爵命的人。 [3]宫:房屋、住宅。 [4]悬衾箧枕:把被子悬挂晾晒起来,把枕头放 进箱子里,形容对父母侍奉周到。 [5]陈亢:(前511~?)字子元,一字子禽,又 名原亢,小孔子40岁,蒙(今安徽蒙城)人。孔子弟 子,曾做过单父(山东单县南)宰。他曾向孔子之子 伯鱼请教讨论孔子的教子方式。 [6]备物:备办各种器物。 译文 父子之间的亲密,不能亲近而不庄重;骨肉之间 的爱护,不能简慢而不拘礼节。简慢而不拘礼节则无 法做到父慈子孝,过分亲昵而不庄重则容易使子女产 生放肆不敬之心,进而怠慢父母。古来那些在朝堂上 封官拜爵的人,和子女分房住,正是为了不过分亲昵 ;子女为父母搔痒按摩,收拾卧具,正是为了防止怠 慢。有人问:“陈亢听说孔子与自己的孩子保持较远 的距离之后很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我回答说:“确实有这回事。这是因为君子是不 亲自教授自己的孩子的。这个道理,在《诗经》里有 讽刺诗句,《礼记》中有不便言传的告诫,《尚书》 里有悖礼作乱的记载,《春秋》里有对邪僻行为的讥 讽,《易经》中更有备物致用的卦象。很多事情,都 不是父子之间可以直接讲述的,所以君子不亲自教授 自己的孩子。” 点评 父子之间是必须有点距离的。 父亲在孩子心中除了慈爱之外,必须有点威慑力 ,否则子女往往会在母亲的慈爱之下肆意妄为。而这 种威慑的来源之一,就是距离。 不可过分亲昵,否则孩子将失去敬畏之心,再严 肃的事情都可能演化成嘻嘻哈哈,父亲便会失去应有 的教育作用。 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