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语文,大未来

好语文,大未来
作者: 罗珠彪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好语文,大未来
ISBN: 9787570204762

作者简介

罗珠彪: 生态语文教育的倡导者与实践者、阳光喔生态语文教育创始人、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过作文教学早期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负责人、中国教科院教改实验区特聘专家。 自1988年起,致力于生态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按照“遵循成长规律,建设**环境,提升学习效率”的生态语文概念,以“语文让生命*精彩”为宗旨,结合语文的“工具价值、成功价值和幸福价值”,建立了语文教育中关于创新人才的“广博度、典雅度、深刻度、创新度、和合度”五大核心素养的基础大数据,开发了倾听力、阅读力、研学力、思维力、口语力、写作力和表演力等七大能力提升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精品课程,形成了“知识能力价值—文化素养价值—创新人才大数据价值”相结合的“生态语文教育系统”。

内容简介

五、晒谷场,*珍贵的“语文课” —享*语文的幸福价值 开学**堂课,学生问我: “罗老师,你是一位作家,那你能不能把我们也培养成作家?” 老实说,我不能。 世界上所有行业都可以教,唯有一个行业是没法教的,就是写作。写作依傍于内心,内心无法复制。 一个在稠人广众之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虽然可以免除内心孤苦寂寥之虑,但他的作品往往流于平庸。而一个在岑寂中独立工作的作家,假若他确实不同凡响,就必须天天面对内心永恒的东西。 文学的要义是服从于自己的内心。写作的*好状态,就是坐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慢慢书写。他离世界*远,也离世界*近。当内心的源头活水漫上来,慢慢把他淹没时,那种窒息就是幸福。写作的过程,就是独自走在从笔尖到心间的蜿蜒起伏的漫漫长途上。没有可供偷懒的交通工具,只能靠自己虔诚的姿态和勤劳的手。 所有人都可以分析一个作家的作品,卡夫卡、维吉妮亚·伍尔芙也好,莫言、博尔赫斯也好,都可以。但是没有人有一个药方说,你怎么成为他们。登顶美国**图书奖终身成就奖的**作家斯蒂芬·金说:“写作不是别人给你的一项工作,而是长在你自己身体内的一部分。”此话卑之无甚高论,但是却道出一个真理:培养作家是虚妄的,混混沌沌的教化成就不了作家,作家只有自己培养自己。 好的作文教学方式不是培养作家,而是给热爱写作的孩子提供好的土壤和人文环境,让他们“情动而辞发”(刘勰《文心雕龙》语)地自由表达和自然生成。 我认为*好的方式大约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精神信仰上像航标灯一样有一个引导,让孩子们看到真正**恒久的东西。 *令人怀念的“写作课” 我出生在农村,成长在晒谷场。秋天,那里有晒不完的谷子、棉花;夏天,那里有四周篱笆下开不败的花。*重要的是,一到寒暑假,屋前偌大的晒谷场就成了我的“私人笔记本”。我的手上整天拿着一根细细的、生锈的铁丝,抑或一截硬硬的、干枯的麦秸秆,我用它做笔,把能写字的地方像谷粒麦穗一样全部铺满了。 有一次,我把我心仪女孩×××的名字写在了晒谷场上,我满场飞奔,满头大汗,大大的晒谷场上只有“×××”三个字。 我看见邻居叔伯们扛着锄头,从名字上走过去,他们没有发现脚下写得满满的汉字。但满头大汗的我,心中却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兴奋与自豪。 夜幕降临的时候,一头黄牛拉着磙架,石磙慢慢轧平坎坷,还有赶牛人扬鞭的影子,我静静地蹲在石磙上,端详着空荡荡的晒谷场,心里感觉美滋滋的。 我真想说,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很像样的作家了。现在想来我的那些“作品”当然是狗屁不通。但是,再狗屁不通,我依然认为那些*子是我*为珍贵的“语文课”,是*令人怀念的“写作课”。 那些*子*大限度地满足了我的表达**,这种**至今没有泯灭。 天底下没有比这样的课堂*令人心花怒放和心安理得了。它自由、放肆,充满了表达的无限可能性;它没有功利色彩,一块大地,没有格子,写出的是*鲜活、*美丽的文字。 我的童年很苦、很穷,可我的童年很幸福。 但是时至**,我从乡村来到了城市,以前的晒谷场变成了广场和商场。 广场上是喧嚣的喇叭、跳舞的大妈和商业的促销,哪里会有孩子去乱涂乱画,把广场弄得纵横交错、坑坑洼洼呀?我们要培养的是小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我自然不反对,可我不同意只有在作文本上才可以写作文。 我的观点是,对孩子来说,每一个字首先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拆开来装上去,装上去又拆开来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情趣盎然的,是具有召唤力的。而在孩子们运用这些文字连字成词、组章叠句的过程中,缀在一起的文字、摞在一起的章句都应该像积木那样散发出童年童话般的气息。 孩子们为什么想写?当然不是为了考试。 准确地说,是为了表达。 ***的表达 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严歌苓形容自己就是一个表达狂。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期间,一位教欧洲经典文学的老教授一进教室就特别强势地说,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家霍金讲了一个定律:人类要以每小时90英里的速度才能追得上世界的出版品。像中国大陆每年出30万种出版物,中国**每年出版3万本出版物,3万本出版物**就是80本,是什么让你们感觉到这个世界上缺你们一本书?你们为什么要书写? 所有的学生都傻了,感觉自己确实在干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所有的辛苦,一点一滴的努力*后能不能变成文学, 能不能出版一本书,那全是问题。 是啊,世界上难道缺我这本书吗? “可我就自信地认为,世界就缺我这一份表达。”严歌苓说,“我坚信世界没有我这样的表达,只有我这么独一份。我坚信我的整个表白是独特的,所以我的整个疯狂、整个病态,就是要把这么独一份的表白放在这个世界的每天出几百万本书的行列里头。因为我相信那几百万本书很可能在重复,而我这独一份的表达是***的。” 是的,一个人不管多大岁数,从事什么工作,作家也好,白领也罢,都有严歌苓式的***的表达愿望。孩子们喜欢东涂西抹,其实和老人们喜欢喋喋不休、当大官的喜欢长篇大论没有本质区别。 从家里来校区上课的孩子们都怕写作文,中国孩子*怕周树人、文言文和写作文,这真是灾难。 孩子们有多少古灵精怪、鲜活滚烫的念头渴望与人分享?他们有多少话想对别人说?他们还有多少话想在没人的地方说?他们同时还有多少话想古里古怪地说? 表达首先是一种必需、一种乐趣、一种热情,然后才是一种方式、一种方法。同样的,作文首先是一种触动、一种心动、一种情动,然后才是一种技巧、一种技法。 孩子害怕作文,骨子里是害怕表达的方式不符合老师的要求。在害怕面前,在作文面前,他们像芭蕉叶一样舒展和泼洒的心智犹如遭到了当头一棒。 害怕作文,其实是童言有忌。 童言无忌才是真 都说童言无忌,可是,现在的孩子很早就接*正规教育和校外补差培优了,还能有多少无忌? 但是,一个人总不能忘记自己无忌的童言和无价的童年。 虽然童年记忆随着年龄渐长,会逐渐淡去,(尽管记忆力好的人,能够留下关于童年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连贯的印象,但是大多数记忆力不怎么好的人,童年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点点滴滴。)但其实正是这点点滴滴的童年和童言真正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或者幸运,或者悲哀,这**取决于家长的素养和教育智慧,他们能在孩子们的心灵上划下一道深刻的印痕。 阳光喔小升初集训班上有一个学生叫虎子,他父母的家庭教育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别玩了,快做功课。”每天傍晚,家家都会传来父母对孩子的催促声。而在虎子的家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吃过晚饭,虎子俨然一位小老师。他说:“妈妈,我们来英语会话好吗?”半小时后,虎子又对爸爸说 :“爸爸,你念念你写的作文,我的作文也要说给你听听。” 这是虎子和父母“做功课”的时间。 两代人每天要相互“批改作业”,为什么虎子的父母会这样做?说起来虎子是有“功劳”的。 三年前,虎子在阳光喔上三年级《叙述与描写》时,他的淘气顽皮是全校区有名的。虽然他很聪明,但上课坐不住,学习上粗心马虎。考试常会“考煳”。这主要原因就是他心性浮躁,太贪玩,虎子*迷恋**荣耀游戏,想方设法要一边写作文,一边玩游戏,不然就自己偷偷画漫画小人。当父母耐心地询问虎子为什么不认真学习,为什么贪玩时,虎子反而振振有词地说:“老让我学习、做功课,你们大人怎么不做功课?爸爸在家就爱看电视、看球赛,妈妈看小说、看美剧,你们怎么不学习?是不是等我上了班也可以这样?那我现在学这么多有什么用啊 ?” 真是童言无忌。可虎子的话引起了父母的重视。 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在学习上给儿子做出榜样。实际上父母平时不是不学习,而是经常在虎子睡觉以后还学得很晚,只是虎子不知道。虎子的母亲是医生,因工作需要一直在参加英语培训,她决定每天与儿子进行英语对话,并把自己的英语会话录音放给虎子听。虎子 的父亲做科研工作,他还喜欢业余写作,就经常将自己写的新作品念给儿子听,并听取儿子的建议。条件是儿子要把自己的作文等作业也念给爸爸听??虽然父母做的 “功课 ”孩子不一定都懂得,但虎子却知道父母每天也在“做功课”,这样坚持了几年,虎子对学习竟然变得认真自觉多了。他以优异的成绩小学毕业,上中学后虎子已是成绩拔尖的学生了。 虎子的转变,家长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那就是童言无忌才是真。 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缺乏家庭**和对孩子的尊重。自古以来,只讲“师道尊严,父道尊严”,孩子是幼稚无知的。其实,童言无忌。孩子们常常能说出真理,但是虽然孩子说的都是实话,却常被大人嘲笑和训斥。而父母、老师即使在教育过程中出现错误、产生重大失误或伤害了孩子,却从不追究,也从不反思和总结教训,不必检讨,也不必对其后果负责任,因父母、老师自认为其动机是“为孩子好”。 但孩子若是犯错误、有缺点,则必须反复检查,时时追究,不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必然造成两代人的疏离与隔阂。现在有不少父母常批评孩子不够尊重家长,但父母们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正倾听过孩子的心声?有些父母常常对孩子吐槽、挖苦、揶揄,以为这样是在管教孩子。试想,孩子很少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他又如何懂得尊重别人呢?孩子人微言轻,不被尊重,便缺乏自尊和自重,也会缺乏责任心和对父母的孝心,*可能用谎话和假象来敷衍大人,以逃避打骂。 家庭教育的黄金律 要尊重孩子 ,父母就要多听“童言”,做到以下四点对家庭教育是有益的。 **,耐心。耐心听听孩子讲述自己的故事,不要有任何偏见,不要做什么“道德评判”。 第二,反省。认真思考孩子在生活中的感*,要以孩子为镜子,反省家教中的失误或不足。 第三,激励。激励孩子对父母的言行进行点评,要启发孩子说实话,开提意见会,而父母应听得进,改得快。 第四,欣赏。真诚欣赏和赞赏孩子成长中的进步,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营造家庭中良好的学习氛围。 挪威**剧作家易卜生说过,人的**天职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不伪饰自己。家庭环境应该是清澈透明的,不需要任何虚假文饰伪装,这样孩子才能有 个纯净的心灵家园。 在心灵家园里,每一个孩子都有随意涂抹的天性,谁不希望在自家的客厅里乱写乱画呢?可我们的住房越来越好,装潢越来越考究,还有几个家长愿意让孩子在自家客厅的墙壁上乱写乱画呢? 我想对各位家长说,母语是我们的语言,古老而美丽,幽密而深邃,灿烂辉煌。母语于我们,犹如私藏,*如圣物。但是,对于孩子而言,母语*是孩子们的玩物,让孩子们玩去吧。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法则,昨天的答案不适用于**的问题,正如**的方法不能解决明天的需求。”家庭教育是一场持久的“心理战”,也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拉锯战”,不在于谁能够占上风,而在于孩子的生长是否自然,发展是否正常健康。 请遵循家庭教育的黄金律:童言无忌才是真。宁要真实的贫穷,也不要虚假的繁荣;宁要不**的真实,也不要不真实的**。父母给孩子说真话的机会,才能真正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孩子也会时时给父母成长的惊喜。 除家庭教育之外,我提议所有的小学和课外培训学校都应当有一块大大的“晒谷场”,这块“晒谷场”不是用于张贴三好学生的**事迹和植入琳琅满目的小广告,而是在语文课的“规定动作”之外,让我们的孩子们有一个地方“晒”他们的“自选动作”。 它的意义并不在于能培养作家。它的意义在于,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土壤和环境中,明白酣畅淋漓地顺利表达、真实表达和自由表达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学习语文,是一件让自己内心多么舒展的幸福事儿。 语文培训界的“俞敏洪” 30年深研语文独门经验全公开 1节经典课超200万人次学习 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