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
作者简介
作者:爱德华·休斯 Edward Hughes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法语教授,专注于20世纪法语和法语文学领域的研究,对阿尔贝·加缪、让·热内等多位作家研究甚深。 译者:陈永国 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翻译有《人文精神的伟大冒险:人文艺术通史》《本雅明文选》等热销书。其译文考究、准确,文风自然、流畅、有美感。
内容简介
有限的“探求”,无限的“追求” ——关于“探求者”与《雨花》(节选) 一 背景和缘起 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的普通中国人依旧沉浸于胜利的喜悦和希望的憧憬之中,饱受战火洗礼、贫困折磨的肉体和灵魂早已在艰苦创业的疲乏中,肌肉鼓胀,精神抖擞起来,似乎“共产主义”的理想不过是指日可待的囊中之物。然而,与这种积极、盲目的“乐观”相比,知识分子的苦闷却越来越成为一种沉重的现实。特别是随着思想改造和批判运动的渐趋激烈,知识界陷入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知识分子意志消沉,甚至连工作和生活的热情都没有了。 这种现象在文艺界尤其突出。曾经激情澎湃、风格多样的文学创作,在政治风暴的绞杀之中,渐渐进入了主题单一、题材狭窄、人物公式化的泥淖。因此,许多作家只能保持“沉默”,例如,曾写就《边城》《长河》等名篇的沈从文便躲进了历史博物馆做起了登记、保管文物的工作。即便是风光无限、腰板挺直的解放区作家,也只能“撷取生活中的一些片段现象,敷衍成一篇小说”,草草应付了事。 问题的严重性已迫使中共中央不得不认真地面对这一状况。1956年1月14日至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开始着手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这次会议的召开部分解决了知识分子所面对的许多实际困难,但对于其思想和精神诉求却依然没有提出具体的措施,以至于“没有触及知识分子所苦闷、所焦虑、所痛心、所希望解决的迫切问题”,失望的情绪依然在蔓延。4月下旬,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进行讨论时,陆定一发言,提出对于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它自由。陈伯达在28日的发言中也提到,在文化科学问题上,要提出两个口号去贯彻,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个在艺术上,一个在科学上。同一天,毛泽东做总结发言,采纳了这种意见。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地对外宣布了这一“双百”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向知识界做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他首先说明了为什么提出“双百”方针:“我们要富强,除了必须巩固人民的政权,必须发展经济,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国防以外,还必须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和发展,缺少这一条是不行的。”“要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和发展,必须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这“既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又是一个加强团结的政策”。他提出:“我们所主张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双百”方针实施之后,文艺界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召开,《人民日报》的改版,《文汇报》的复刊,“干预生活”文艺思潮的兴起等,都透露出了由此所带来的知识分子们的热情。而此时,在稍远的六朝古都、民国旧都南京,一群有文学追求的青年学人也正缓缓地走向历史的舞台。 为了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活跃思想,活跃文艺,1956年7月21日,江苏省文联也组织召开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在宁文联委员、高等学校文学艺术教授等六十余名。会上,大家对“双百”方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说不但要百花齐放,还要群芳争艳,要放得盛、鸣得响,必须反对简单化的、粗暴的批评,反对权威思想;同时还要消除“争鸣”中害怕批评、怕犯错误的顾虑,争鸣本身就包含批评在内,应该提倡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在会上发言的有傅抱石、胡小石、陈瘦竹、吴奔星等,大家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这一方针。文学的“早春”似乎真的是越来越近了。 1956年11月,中宣部组织召开第一届全国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邵荃麟等积极主张文学期刊应当多样化,不赞成全都是清一色机关刊物的倾向。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在做会议总结时,明确提出可以创办同人刊物,称这是为了有利于提倡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自由竞争。周扬的这次讲话,重新燃起了一些编辑、作家等创办同人刊物的希望。 这次会议期间,江苏人民出版社编辑组组长陈椿年正在北京参加中国作协第4期文学讲习班,他和全体学员也列席了这次会议。陈椿年后来回忆说:“周扬的总结报告肯定将作为文件传达下去,但我却按捺不住喜悦之情,立即写信把这一喜讯告诉了在南京的朋友高晓声和叶至诚。当时并没有想到,更没有提出‘咱们也来办它一个’,我只是以为今后的创作环境必将更加宽松自由了,为此感到由衷的兴奋,忍不住想和朋友们分享……”如果说,外部环境的宽松仅仅是一种自由的信号和鼓舞,那么作家自身创作上的苦恼则直接促成了创办同人刊物的想法。叶至诚也在“文革”后回忆“探求者”事件时说道:“从我们的创作实践中,深深为文艺作品(包括我们自己的作品在内)普遍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所苦恼,急切希望从题材、立意以及表现方法上找到一条摆脱公式、概念的出路。”“就这样,遇到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们这些人聚在了一起,讨论了一天,打算办一个‘同人刊物’来实现我们的希望。” 暴力、虚无、荒诞,在“西方历史上糟糕的世纪”里,加缪与其同代人都无法逃离这种冲突。那么,为什么加缪能成为加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