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与政务处分法知识精讲

刑法与政务处分法知识精讲
作者: 高长见|总主编:封丽霞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2.80
折扣购买: 刑法与政务处分法知识精讲
ISBN: 9787515028989

作者简介

高长见,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人权教研室室副主任,刑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刑事法、人权法、纪检监察学。长期在中央党校主讲"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格公正司法”“加强法治思维”等课程。

内容简介

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据《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等要求,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对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规国法的重点内容进行明确,突出强调领导干部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 关键少数”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这对于推动领导干部自觉遵守党规国法、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履职尽责能力,督促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将产生积极深刻的影响与裨益。 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基础和前置环节,也应作为领导干部履职从政的必修课。仅有简单的直觉产生不了法治意识,更不可能具有科学性质的法治思维。法律知识是各级领导干部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内容。这是因为,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如果不了解国家法律“ 应知应会”的一般性知识,就根本谈不上依法用权和正确履职,也谈不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去化解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各种难题。现实当中,尽管依法治国早已被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但还有一些领导干部仍然不学法、不懂法,甚至是不屑学法,有的连基本法律常识都不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在那些违法乱纪、胡作非为的领导干部中,相当多的人是长期不学法、不懂法。许多腐败分子在其忏悔录中都谈到,不知法是自己走向腐败深渊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级领导干部或多或少都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相比,还很不够,必须加强学习,打牢依法办事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准确把握我们党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法律规定白纸黑字摆在那儿,要多学学、多看看,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法律是行使权力的依据,只有把这个依据掌握住了,才能正确开展工作。” 显然,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 法无授权不可为”和“ 法定职责必须为”,就要求领导干部知道有哪些法定职责,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弄明白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规定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法规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法规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而这些必须通过学法的过程来获得。为此,领导干部必须养成经常“ 充电”、常规化学习法律知识的习惯,把学习应知应会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作为履职从政的必修课,把学习法律法规作为学习的“ 新常态”,真正做到先学一步、先学再干。只有掌握了基本的法律法规知识,才能在脑子里绷紧法律底线这根“弦”,才能把宏观抽象的依法治国转变为具体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养成依法用权和依法办事的行动自觉。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列明了领导干部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国家法律,主要包括认真学习宪法、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推动高质量发展相关法律、民法典、刑法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行政法律以及与履职密切相关的其他法律。 第一,宪法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的。宪法是国家的“母法”和根本大法,是法律体系之统帅,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关于领导干部学习宪法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我们就是在不折不扣贯彻着以宪法为核心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我们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因此,作为维护宪法权威和保证宪法实施的最直接责任者,各级党政机关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务必学好宪法、学懂宪法、学透宪法。 第二,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根基,也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前提。通过学习保守国家秘密法、网络安全法、生物安全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制度,领导干部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运用法律武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增强依法斗争本领,把维护国家安全贯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部过程。 第三,学习高质量发展相关法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中心。与之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循环经济促进法、乡村振兴促进法、预算法、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外商投资法等,以及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绿色发展等相关的法律。通过这方面法律知识的学习,领导干部要坚定以法治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自觉,依法保护民营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第四,学习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颁布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 切实实施民法典”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领导干部学习民法典,才能了解政府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法定职责,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第五,学习刑法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刑法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专门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罪名以及刑罚的主要种类。一方面,通过学习刑法,领导干部能够了解和掌握罪刑法定、平等适用、罪责刑相适应等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实践当中既要依法打击犯罪又要依法保障人权。另一方面,学习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单位犯罪等方面的刑法规定及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有助于领导干部树立底线思维,不触碰法律红线。 第六,学习行政法。行政法的价值首先在于“ 限权”,即把公权力关进法律法规所铸就的制度之笼,借此来保证各项权力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行政法的另一重大价值在于“ 保民”,即以法律形式规定政府的权限范围,要求政府“ 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领导干部应当学习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公务员法等,从而有效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裁决等活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用权的能力。 为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提高领导干部学习应知应会国家法律的精准性、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策划并组织撰写了这套“干部应知应会法律知识精讲系列”丛书。本丛书以广大领导干部为主要阅读对象,紧贴领导干部的工作需要,力求集理论性、实践性、可读性于一体。希望这套丛书对于领导干部学习掌握应知应会国家法律,认真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所启发和帮助。 封丽霞 2024年5月 ?中央党校省部法治班课程主讲老师系统讲授,语言简洁生动、通俗易懂 ? 4部法律知识要点全覆盖,为干部量身打造履职用权相关法律学习辅导 ? 11个案例以案释法,纪法贯通、衔接司法,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