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系列

彼得原理/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系列
作者: 陈立之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彼得原理/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系列
ISBN: 978751682190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彼得高地——爬不完的晋升梯子 现代的层级组织制度,总是从下面来补充因晋升、辞 职、退休、解雇等带来的空缺。人们一直把层级组织中的 晋升看作是“攀登成功之梯”或“爬上权力之梯”。 层级组织通常被比喻为梯子,因为梯子和层级组织确 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梯子是让人向上爬的,而且阶 梯越高,危险越大。 一个收入固定的人,平时能合理地掌握他的钱财。可 一旦当他继承了一笔巨额财产后,他的理财能力就会变得 无法胜任。 在政府层级组织中,一个称职的随从晋升为领导时, 也会突然不称职。 称职的技术员当被提升为副总裁时,也可能会变成一 个不称职的管理者。 以上各类晋升之所以变成不胜任,是因为它需要被提 升者具备他以前所在职位所不需要的新能力。 一个一向负责质量工作的雇员,可能会被提升到一个 他比较胜任的督监之职。然后,他或许还能升任管理方面 的领导,虽然干起来有点吃力,但是他努力工作,如果层 级组织的其他条件有利的话,他还可能达到一种不称职状 态——做个部门经理,这可能是他所能爬上的最高一层阶 梯了。 这时,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日常工作。如果有 一群称职能干的下属的支持和帮助,他还可以勉强完成工 作。 由于他看起来还算称职,加上领导者的威望,他也许 会进一步得到晋升,即升任总经理——他现在已经达到了 最大不称职状态。 作为一名总经理,他的主要责任是做与公司目标和政 策紧密相关的决策,从负责质量工作到应付长远的目标和 更抽象的观念,他越来越感到力所难及,这不仅给公司带 来损失,而且也给他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世界上每一个职位,都可能碰到无法胜任的人。或许 ,这个职员还在胜任或者勉强胜任状态,而他的上级已经 濒临无法胜任。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他干得不错,终究会 上升到所在的位子。就算他比上级略胜一筹,再往上升, 最终,他也将在上一级或者再上一级职位上勉力为之,最 终把工作搞得一塌糊涂。 很多人就这样在“爬不完的晋升梯子”上不断觊觎上 一级职位,得到它,然后继续攀爬,希图登上职业中的“ 彼得高地”,从而成为彼得原理的现实注脚。彼得螺旋— —为何越来越多的人不胜任 不胜任问题有没有更深刻、更普遍的理论渊源?彼得 在他的书中列举了一些格言与诗句对此加以说明。如英国 诗人波普的长诗《论人》有这么一句诗: 会怎样呢?他想越飞越高, 但却无力达到真正的完善。 这句诗很好地描述了人类的心态,他们倾向于对自己 胜任的职位不满意,因为他们已经成功了,需要进一步的 挑战,总想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人们会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