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神庙剧场调查研究

山西高平神庙剧场调查研究
作者: 颜伟
出版社: 中国戏剧
原售价: 148.00
折扣价: 88.80
折扣购买: 山西高平神庙剧场调查研究
ISBN: 9787104047834

作者简介

颜伟,男,1988年出生,山东德州人。201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戏曲文物研究所)。

内容简介

一、研究缘起 高平市地处山西省东南 部,太行山西南边缘。高平, 古称长平、泫氏,战国赵邑,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即发 生在这里。西汉置泫氏县,属 上*郡,东汉、晋因之,唐宋 以降,行政区划基本稳定,多 属泽州,称高平(图 0-1)。高 平地处山区,明清以来没有* 到特别大的战争破坏;自然灾 害如旱灾虽然频仍,但没有发 生过像晋南地区的特大地震; 地理位置的相对闭塞也使得区 域内诸多历史遗迹得以留存, 这些遗存主要体现为古建筑、 碑刻、雕塑、壁画等形式,呈 现出数量众多、类型多样、保 存完整、研究价值高等特点。 神庙剧场以神庙为依托, 以戏台、看楼等建筑为表现形 图 0-1 高平市在山西省的位置 1 山西高平神庙剧场调查研究? >>> 式,遍布于乡村之中,可谓村必有庙,庙多有台。除了部分年代久远,文物价 值很高的剧场建筑已被公布并得到修缮外,那些较为简朴的乡村神庙剧场还在 湮没无闻之中,种种原因致使它们得不到修缮,正在快速地消亡着,故而对于 神庙剧场的抢救性调查刻不容缓。本著旨在通过全面、细致的田野考察取得新 资料,对高平神庙剧场的遗存状况作出客观记录,为后续研究提供帮助。并以 神庙戏台、看楼等剧场建筑为载体,结合碑刻文献、民俗活动以及建筑学知识, 梳理出高平神庙剧场的发展演变史。 高平神庙剧场对于中国神庙剧场史和戏曲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一)神庙剧场遗存数量大 高平区域内至今现存神庙 1500 余座,村均庙宇数量约 3 座。神灵信仰类 型众多:高平是晋东南炎帝信仰的辐射源;晋东南成汤、二仙、三嵕等特色信 仰的重要流布区域;区域内炎帝、皇王、仓颉信仰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 作为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庙宇表现形式——三教堂数量可观;玉皇、关帝、 龙王、观音、文昌等信仰*是在高平全面覆盖;有历**以当地商人为主促成 的商业会馆,有代表家族祭祀的宗祠,有群神共处的诸神庙,当然也有历史、 文化遗留信仰,诸如“长平之战”之于骷髅庙。如此丰富的信仰必然有数量巨 大的庙宇和祭祀活动与之对应,作为酬神演艺之场所——神庙剧场的大量存在 也就不足为奇。本著收录高平现存古戏台 342 座,由于各种原因,一些神庙剧 场未能进行测绘,故高平现存的神庙剧场数量应多于笔者之统计。因为自然毁 坏和而其他各种原因下的拆除、改建,剧场建筑原有而现今不存的情况多之又 多,很多庙宇的碑刻中出现了戏台、舞楼等信息,但戏台已经不存,可以说高 平历**实际存在的神庙剧场数量是巨大的。 (二)高平神庙剧场史学脉络清晰,序列完整 中国现存*早的戏台——高平王报村二郎庙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戏台, 由冯俊杰先生带领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师生们发现,作为金代戏台的 实物遗存,是中国剧场史和戏曲史研究之大幸。高平西李门二仙庙献殿台基束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