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爱的教育(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作者: (意大利)埃得蒙多·德·亚米契斯|主编:李书芳|改编:彭璇
出版社: 广州
原售价: 14.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爱的教育(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ISBN: 9787807317104

作者简介

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Edemondo De Amicis)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因佩里亚省一个收奥内利亚的海滨城市。他从小喜爱军旅生活,16岁进入莫德纳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成为军官,1866年积极参加了意大利第三次独立战争。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因此而成名。1870年罗马解放后,他放弃军事生涯,定居都灵,成为意大利主要报纸的记者,并从此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1908年3月11日在博尔迪凯拉病逝。

内容简介

开学第一天 十七日 星期一 今天开学了。在乡下过暑假就是快,做梦似的,三个月的时间一晃就过 去了。我就要读小学四年级了!早上,妈妈带着我去巴雷蒂学校报名,可我 一点也不想上学,还在怀念着自由的暑假生活。通往学校的路上,到处挤满 了人,那两家文具店的生意很红火,家长们挤在里头,忙着为自己的孩子添 置什么书包呀、本子呀、笔呀这些东西,学习用品都成了抢手货。等走近校 门口时,人多的没法说了,几个门卫和校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维持 了大门的畅通。突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我上三年级 时的班主任,他还是笑嘻嘻的,一头乱蓬蓬的红头发。他说:“瞧啊,恩里 科,你长大了,我们也只好分开了。”他这么一说,真让我心里不好受,虽 然我早有心理准备。我们一同挤进了校门。教学大楼的台阶上,门厅里,都 站满了家长和小孩。那些手里拿着上个学年的成绩单,陪孩子来报名的大人 中,除了父母,也有爷爷、奶奶或者仆人;有的看来像是普通工人,有的则 像是政府官员。这个时候的教学大楼,就像个大剧院,四周一片嗡嗡声。底 楼的那间大教室,还有那七扇通向不同小教室的门,再次进入了我的视野, 让我倍感亲切。整整三年啊!我都在这里度过的。穿梭在人群里的老师当中 ,有一个我二年级时的老师,她就站在她的教室门口,很伤感地冲我说道: “恩里科,今年你就要搬到楼上的教室了!我们以后都很难碰面了呢!” 很多孩子的母亲,气喘吁吁地围住校长,看神情大概是没能拿到名额。 与去年相比,校长先生的胡子又白了些,而我的同伴们,也都长高长胖了。 在底楼的一年级教室门口,已分好了班级,有些小孩依依不舍地紧抱住父母 的腿,就是不肯撒手,也不肯抬脚进教室;另一些虽然进去了,却在教室里 跑来跑去,不肯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更有一些小孩,眼看着父母就要离开, 便放声大哭起来,父母只得返回身来哄着。见此情景,在旁的老师们只能干 着急,却没办法。我被分在了佩尔博尼老师的班里,教室就在二楼,而我弟 弟则分到了德尔卡蒂老师的班里。十点钟的时候,我们班上的五十四个人全 都到了。其中我三年级时的同班同学大约有十五六个,包括那个总拿一等奖 学金的模范生德罗西。虽然身在教室,我的心却飞向了快乐的暑假等活:蓝 蓝的天,高高的山,绿绿的树……全都历历在目,而这里却是如此狭窄和乏 味。我又想念起三年级时的班主任,和蔼可亲的他童心未泯,总和我们玩到 一处,笑在一起,他这个老师倒更像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遗憾的是,我 大概不能经常看到他了,也不能经常看到他那一头乱蓬蓬的可爱的红头发了 。想到这些,我禁不住伤感起来。新老师有一头灰色的长发,身材高大,没 有胡子;一条笔直的皱纹横在前额上,嗓门很粗犷;眼神很尖利,仿佛要把 我们的心看透的样子。而且,他的表情总是很严肃,很难看到他的笑容。 我暗自道:“开学才第一天呢!接下来,足足还有九个月!还有多少功 课,多少月考,多少辛苦正等待着自己啊!”出了校门,妈妈就在门口等着 我,我突然觉得,自己还和那些刚入学的小孩一样,也需要母亲的安慰呢! 于是,我就跑过去亲吻她的手。她安慰我说:“不用担心,恩里科!我们来 共同对付这一年。”就这样,我还是心情舒畅地回家了。但是,我再也不能 和原来的老师一起玩了,也看不到他灿烂的笑容了。我心目中的校园也不再 像过去那样吸引人了。 我们的班主任 十八日星期二 早上发生的事,让我立刻就喜欢上了新班主任。上课前,他很早来到了 教室。此刻,一些孩子时不时从外面探进脑袋来,向他问好,原来是一些他 以前的学生。 “老师,早上好!”“早上好,佩尔博尼老师!”有几个还跑进来碰了 碰他的手,继而又跑开。不难发现,他们都非常喜欢他,都很想回到他的身 旁。他接连地应答:“早上好!”并且紧握一下朝他伸过来的手。即便如此 ,他的表情一直都是严肃的,额头上的皱纹也绷直了。同时,他的眼睛也没 有看他们,只是看着对面那幢楼房的屋顶上。 学生的问候好像没能调动起他的情绪,反而让他感到尴尬不已。然后, 他就开始盯着我们一个个地看,仿佛在探究着我们的内心。在给我们做听写 时,他从讲台上,慢慢踱到课桌的中间。突然,一个红着脸蛋的小男生吸引 了他的目光,他停下步,捧起他长满痘痘的脸,仔细地瞧。然后,又低声询 问他原因,并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看看是否发热。这时,有个孩子从他身后 的座位上站起来,冲着全班同学做起鬼脸来。他似乎有所察觉,猛一回头; 男孩赶紧坐下,低垂着头,就等着挨罚了。然而,佩尔博尼老师只是把手轻 轻地放在他头上,说了声:“以后可别再这样了。”就再没下文了。他回到 讲台上,继续让我们把听写做完。 接着,他静静地站着看了我们一会儿,然后,用他那略显粗犷的声音对 我们说:“孩子们,你们都听好了。我们要一起度过接下来的一年时间。你 们要做好孩子,要好好学习。我想,我们师生之间会相处融洽的。就在去年 ,我还和母亲生活在一起;而现在,她已过世。我没有家庭,也没什么亲人 了;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你们,你们就是我的家人。在我眼里,你们就是我 的孩子,而我能做的,就是真诚地对待你们,关心你们,好好地爱你们了。 当然,我也希望你们能真诚地对待我;不希望任何一位同学犯错,并受到惩 罚。请用你们的行动来告诉我,你们都是好样儿的!只有这样,这里才是和 睦相处的大家庭,你们才能给我带来安慰和骄傲。我不需要你们的口头承诺 ;我深信,你们的内心都给了我肯定的回答。谢谢你们,我的孩子。” 刚说完,校工走过来,宣布下课时间到了。我们一个个安静地离开教室 ,没有谁出声。那个做鬼脸的学生走到老师身边,声音颤抖地说:“老师, 请您原谅我。” 老师低头吻了吻他的前额,说:“去吧,我的孩子。”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