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与家人/人文梅陇丛书

雍正帝与家人/人文梅陇丛书
作者: 金恒源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80
折扣购买: 雍正帝与家人/人文梅陇丛书
ISBN: 9787208147164

作者简介

金恒源,1944年生,祖籍北京,现居上海梅陇。作家、清史研究者。热心各种公益文化讲座,酷爱写作与旅游,已先后在海峡两岸发表200余万字。主要著作有:《正本清源说雍正》《雍正称帝与其对手》《你所不知道的雍正后宫》(台湾版、上下册),中篇小说《党外人士》《百年劳陆》《魂兮归来》等。清史研究论文在《史林》《清史论丛》《清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紫禁城》等发表。

内容简介

一、畅春园与乾清宫里的政治风云 1.康熙帝之死与四阿哥谋位之嫌疑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太子、诸皇子之间的父子关 系,是宫廷内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最为险恶多 变的关系。其核心、焦点、根本原因,就是围绕在皇 位、皇权的更替上。或平稳过渡,或刀光剑影,充满 蹊跷与诡诈。 清朝自公元1636年皇太极入关在沈阳称帝始,直 至公元1911年溥仪在北京逊位,276年间,12个皇帝 你去我来地兴替,基本上未发生过子篡父位的事情。 12个皇帝里,唯一存在继位疑问或争议的,就是雍正 帝。 雍正帝继位存在疑问或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三个 :其一,康熙帝究竟是不是正常病故?四阿哥胤稹在 康熙帝之死事件上究竟存不存在谋父之嫌疑?其二, 康熙帝临终前究竟有没有留下传位遗嘱、布置制作传 位遗诏?四阿哥胤稹究竟有没有破坏、篡改并伪造康 熙帝的传位意旨?其三,康熙帝晚年究竟有没有为解 决接班人大事作过人事安排?他晚年意有所属的接班 人,究竟是不是皇四子胤稹?如果是,为什么满文遗 嘱、满文遗诏的原件中均不见明确、完整的记载,为 什么满文遗嘱、满文遗诏的原件中在应该可见继位人 名字的部位,都出现损坏、空白?如果康熙帝意有所 属的接班人不是皇四子,那又是谁? 在以上疑问或争议中,最先值得关注和追究的, 就是康熙帝之死。如果康熙帝确系正常病故,则胤稹 阴谋篡位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或根本就不存在。反 之,如果康熙帝确系非正常死亡或非正常死亡的可能 性与嫌疑很大很多,那么,胤稹谋父篡位的可能性与 嫌疑的概率也就相应随之很大很多。 故,对康熙帝之死,决不可等闲视之。它是康、 雍改朝换代之际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性事件,也是检 验胤稹继位是否存在阴谋的第一道程序、第一面镜子 。 胤稹为篡位而谋父的可能性与嫌疑,究竟全是民 间传说,全是雍正帝政敌造谣中伤,还是并非空穴来 风?抑或这些历史真相被胤稹上台后自上而下的政治 宣传所篡改、所掩藏了呢? 早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康熙帝第二次废黜 太子十年之后,康熙帝就对自己会遭到谋害的可能性 作过公开谕旨: “朕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白 暇逸。但少壮时精力有余,不觉其劳。今气血渐衰, 精神渐减,办事殊觉疲惫,写字手亦渐颤。仍欲如当 年事事精详,则力有不能。若草率办理,此心又所未 安。从来书生论历代帝王,多指摘过失。谓其安享富 贵,耽于逸乐。朕披阅史书,历观古来帝王,因深知 为君之难。即朕六十年宵旰勤劳,虽金石为质亦应消 耗,况气血之身乎?又如诗文一事,皆出朕心裁。内 书房翰林辈,不过令其校对誊写耳。见今在位大臣, 年老者大约与朕年相仿。衙门办事不过一二时辰,即 可归寓安息,有疾亦可告假”。“……今天下大小事 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 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早夜焦 劳而心血因之日耗也。但年力虽衰,而志意始终如一 ,仍未敢稍少懈。自朝至于日昏,坐卧起居,曾无片 晷余闲。勉强支持,心劳力竭。尔诸臣无一人为朕勉 抒诚者。或有不肖之徒,见朕精神气血不如前,因以 为奸,亦未可定。此诸臣俱应留心者也。” 这一段话,主要讲述了两个意思。其一,他勤政 近60年,心血消耗巨大、年力衰弱明显,但意志仍始 终坚强如一。这个意志,既有他每日治国理政的坚强 意志,又有他深思熟虑后选定接班人的坚定意志;其 二,皇子中或有不肖之徒,见其精神气血不如从前, 因此怀有奸诈之心、施以阴险之术加害于他,说不定 也极有可能,身为大臣者、要对此留心。 归纳以上原话后可知,康熙虽已年老体衰,但并 无大碍,头脑仍清醒、照常勤于理政、意志之坚强一 如从前。但,这也就引起了皇子中不肖之徒的小人对 其施加阴险奸计的可能性。 那么,康熙心中要防范的“不肖之徒”是指谁呢 ?他虽然并没有明说,但犹如下棋,其心中意图与计 划会在布局进行中,一步步、一层层展现出来。无论 是当时的人,乃至几百年后今天的人,仍可从这段话 前后大量的连贯的、重要的人事安排与政治动态,及 当时宫内宫外、全国上下乃至国内国际的社会舆论中 看出——康熙心中要树立的接班人乃是皇十四子胤祯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