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的迷思

教养的迷思
作者: (美)朱迪斯·哈里斯|译者:张庆宗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教养的迷思
ISBN: 9787532769902

作者简介

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tris,1938年—),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作家。199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予杰出心理学作家的乔治·米勒奖。撰写过多本关于“儿童发展”的大学教科书、畅销科普书籍,包括《基因或教养》以及这本《教养的迷思》。哈里斯是位独立的研究者,于演化、社会、发展心理学等领域深耕多年,见解独到。《教养的迷思》自出版以来,因其挑战传统认知的观点,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震撼与回响。

内容简介

在同一个屋檐下长大的孩子并不会*相似 明尼苏达大学一些行为遗传学家正在进行一项研 究,叫做“明尼苏达双生子研究”。当他们找到那些 从小不在一起长大的双生子时,给他们提供免费旅行 的机会,让他们来明尼苏达大学做为时一个星期的心 理测试(我常想,这个研究的第二个奖励是找他们做 两个星期的心理测试吧!)。不出意料,几乎没有人 拒*。能见到子宫里的室友的机会是无法抗拒的,因 为两个人可能从脐带剪断后就不曾见过面。 来到明尼阿波利斯做测试的双生子中有一对双生 子被叫做“爱笑的姐妹”。尽管生长在不同的家庭, 而且她们的养父母都是一副阴沉、不苟言笑的样子, 但她们两个人都特别爱笑。两个人都说,在没有重逢 之前,她们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像她们这样爱笑的人。 通过观察爱笑姐妹,你会轻易地下结论说爱笑是 遗传的。但她们只是研究中的一对双生子,我跟你们 讲的是她们的趣事,而不是数据。收养她们的家庭* 常相似,两个人爱笑可能是她们小时候缺乏欢笑。事 实上,很难确定这对双生子爱笑是因为她们有相同的 基因,还是因为她们有相同的经历。她们之间的差异 可以归因为环境因素,因为她们有相同的基因,但她 们之间的相似性却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造 成的,或二者兼而有之。 虽然不能对爱笑姐妹做什么研究,但却可以对她 们因此而闻名的特质进行研究。如果你给行为遗传学 家几打双生子或兄弟、姐妹(亲生或收养,一起长大 或分开长大),他们会告诉你爱笑的倾向是遗传、环 境还是两者作用的结果。行为遗传学家的研究方法基 于一个略有变化的老问题。养子*像他们的养父母还 是他们的亲生父母?将“父母”换成“兄弟、姐妹” 省去了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麻烦,但原理是一样的 。这种方法基于两个前提:有相同基因的人比没有相 同基因的人更相似,有相同成长环境的人比没有相同 成长环境的人*相似。 我们可以基于两个前提形成预测。如果“爱笑” 完全是遗传决定的话,那么同卵双生子爱笑的程度应 该是相似的(但是无法完全相似,因为即使是同一个 人,每天爱笑的程度也有一点不同),无论他们是否 在一起长大都是如此。如果“爱笑”完全受环境影响 ,那么我们会发现一起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异卵双生 子、被收养的兄弟姐妹爱笑的程度应该相似,而在不 同家庭中长大的双生子应该很不相似。*后,如果“ 爱笑”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产物,我们会发 现有相同基因的人比较相似,生长在同一个家庭中的 人比较相似,基因相同、生长环境相同的人应该最相 似。 听起来符合逻辑,不是吗?再猜猜看。如果“爱 笑”这个特质与其他被研究的特质一样的话,那么, 答案是“以上皆不是”。 出乎人们预料的结果开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出 现。到了70年代末期,已有足够多的数据表明行为遗 传学的基本前提是错误的。基因的前提没有错,在人 格特质方面,基因相同的人更相似。有问题的是环境 前提。许多研究指出,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之 间的相似程度与生活在不同家庭中的孩子之间的相似 程度没有多大的差别。研究结果并不符合基因预测, 因为有基因关系的人并不是那么相像,他们的相关系 数太低了,而是基因以外的东西正在影响被试的人格 ,但似乎又不是家庭环境。如果是家庭环境的话,它 的作用方式让人难以理解,它并没有让兄弟、姐妹更 相似,而是让他们彼此更不相像。 也许你在想为什么这些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为 什么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就应该一样呢?假如你 的父母整天阴沉着脸、不苟言笑,你不觉得你可以变 得很像他们或跟他们完全相反吗?你难道不能想象父 母性情乖戾,而他们的两个孩子却完全不一样:一个 乖戾,一个开朗吗? 问题是研究儿童发展的人,包括行为遗传学家都 相信父母的态度、人格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产生 影响。流行病学家想预测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人们 健康和长寿产生的影响,发展心理学家想预测父母的 行为和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产生的影响 。 不同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对家庭生活的观念都 有所不同。有的家庭认为幽默是一个美德,笑声是对 幽默感的回报,允许孩子打断大人的话语,说一些好 笑的话。我就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读中学时,我有 一个朋友叫埃莉诺,她家里的学术气氛非常浓厚,我 家一点学术气氛都没有。一天晚上,她到我家来吃饭 ,后来她告诉我她真希望生在我家。我们家吃晚饭时 非常热闹,每个人都愉快地交谈,俏皮话连连,笑声 不断。埃莉诺的父母严肃刻板,她说在家里吃饭枯燥 无味。你难道不认为在我家长大的孩子比在埃莉诺家 长大的孩子更爱笑吗?你难道不认为在我家长大的两 个人比分别在我家长大的和在埃莉诺家长大的人更相 似吗? P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