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心理学(大全集)
作者简介
罗莉,女,曾任大学心理学教师、广告策划、杂志社编辑等职,现职业为心理咨询师,业余自由撰稿。自幼酷爱文字,发表的作品有数十部。在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内容简介
透过对方的话语,探视深藏内心的秘密 或许在大多时候,谈话中的人们并不会非常直观 地表白自己的心迹,但随着谈话的进行,谈话者会在 不知不觉、有意无意当中暴露出内心的秘密。在这个 过程中,如果你注意谈论内容是什么,谈论者的神态 和动作怎样,细心一点,一定会获得一些有益的东西 。 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的经历、 自我的性格、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和意见等 等,则表明这个人的性格比较内向,感情色彩既不鲜 明也不强烈,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不太爱表现和公开 自己,做人比较低调,多少有些自卑心理。当然,这 种人也可能有很深的城府。 与之相反,一个人如果常常谈论自己,包括曾有 的经历、自我的个性、对外界一些事物的看法、态度 和意见等等,一般来说,这样的人多比较外向,感情 色彩鲜明而且强烈,主观意识较浓厚,爱表现和公开 自己,多少有点虚荣心。如果他吹嘘自己当年如何奋 斗的经历,唯恐别人不知道他的光荣历史,而结果, 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好。从某个方面来分析,可以发 现他是个对现实不满的人。虽然他没有用怨恨的语言 倾诉他的想法,相反是用自我表现的方式表达出来。 事实上,他还不知道这种自我吹嘘的言谈,很难适应 时代的变化。或许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完全靠 怀旧来过生活。不过可以看出他确实陷入某种欲求和 不满的环境中,可能他的升职途径遭受阻碍,或者无 法适应目前所处的环境。所以他希望忘却现实,喜欢 追寻往事来弥补现在的境遇。这是一种倒退的现象, 因为眼前的情况是如此的残酷,他却仍用梦幻般的表 情来谈论。从他的话题里,别人会发现他的内心深处 正在潜伏着一股无可救药的欲求和不满的情结。 如果一个人在叙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是单纯 地在叙述,不加入过多的自我感情色彩,而是将自己 置于事外,则表明这个人比较客观、理智,情感比较 沉着和稳定,不会有过激行为。相反,一个人在叙述 某一件事的时候,自我感情非常丰富,特别注意个别 细节,则说明这个人感情比较细腻,甚至会一触即发 。 倘若一个人的谈话属于概括型的,非常简单,但 又准确到位,注重结果而不太关心某个细节过程,平 时关心的也是宏观问题,则显示出这个人具有一定的 管理和领导才能,独立性较强。 假如一个人在说话时习惯于进行因果和逻辑关系 的推理,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说明这个人有很强 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客观和注重实际,自信心和主 观意识比较强,常会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强加于他人身 上。 一个人如果喜欢畅想未来,则表明他是一个爱幻 想的人,这种人有的能将幻想付诸行动,有的却不能 。前者注重计划和发展,实实在在地去做,很可能会 取得一番成就。但后者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最 终多会一事无成。一个人谈论的内容多倾向于生活中 的琐事,表明他是属于安乐型的人,注重享受生活的 舒适和安逸。 在谈话时,比较注重自然现象,那么这个人的生 活一定很有规律,为人处世也非常小心和谨慎。如果 一个人谈话非常注重过程中的某个具体细节问题,对 局部的关心要多于对整体的关注,则表明这个人适合 于从事某项比较具体的工作。这一类型的人支配他人 的欲望不是特别强烈,可能会顺从于他人的领导。 一个人如果经常谈论国家大事,表明他的视野和 目光比较开阔,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小圈子里。 经常谈论各种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的人,可能自 己在这方面颇有心得。 不愿意对人指手画脚、进行评论的人,偶尔在不 得已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当面与背后的言辞也多 会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这个人是非常正直和真诚的 。 对他人的评价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当面奉承表 扬,背后谩骂、诋毁,表明这个人是极度虚伪的。 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