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于坚诗选2011-2021)(精)
作者简介
于坚,字之白。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写作,包括诗、散文、小说、随笔、评论、摄影、纪录片等。著有诗集、文集五十余种。中国第三代诗歌主要代表、先锋派文学重要作家之一。其口语诗《尚义街6号》开新诗口语化写作风气之先。“诗言体”“拒绝隐喻”“民间立场”等诗学主张对中国当代诗歌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台湾《联合报》第十四届新诗奖、《创世纪》四十年诗歌奖等多种奖项。 诗入选比利时拉娜出版社出版的《二十世纪最优美的诗三百首》、德语版诗选集《O档案》获德国亚非拉文学作品推广协会主办的“感受世界”(Weltempf?nger)- 亚非拉优秀文学作品评选第一名、诗集《被暗示的玫瑰》入围法国2016年发现者诗歌奖。英译诗集《便条集》入围2011年度美国BTBA最佳图书翻译奖(2011 Best Translated Book Award )、《哀滇池》获俄克拉荷马大学《今日世界文学》2021年度大学生翻译奖。长诗《飞行》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长诗《O档案》选入美国诺顿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大红宝书》。系列摄影作品获《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华夏摄影奖、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银狼奖单元(2004)。
内容简介
高 原 生殖完成 秋天的母兽俯卧在大地上 乳峰浑圆 肚脐间的湿地模糊 一条浑浊的河流停在满足中 森林一代又一代地生长 时间一到就倒地死去 后来的农夫再也长不出那只摆布洪荒的手 拄着锄头在荒地间稍息 眺望苍山 他有造物之心 他将要播种土豆 2016年11月5日 那封信 我等待着一封信 在黑暗将至的黄昏 在露水闪光的黎明 我等待着那封信 不是圣旨到 也不是死刑判决书 不是被邮局退回的手稿 我的语言早已获得宇宙编辑部的采用通知 不是爱人的信 她的信我有一捆又一捆 密布着甜言蜜语和信誓旦旦 呵 我等待着那封信 那封信 没有信封和字迹 天空大道杳无白云 风在幽暗的水面摇晃着绿邮筒 2013年6月25日 红色月亮 塔克拉玛干以北 七月二十二日是星期三 沙漠的殡仪永不结束 一尘不染的天空下 金字塔在漏雨 黄色的沙埋葬着黄色的沙 可以想象一位先知是如何 拄着手杖并赤脚在这里开始长征 他要找一枚红色月亮 2014年 大海之书 暮晚的大海上摆着一本发光的书 海浪 波段 这一卷跟着那一卷 波浪 海段 这一行滚向那一行 无数的舌头咬着第一页 字迹泛起又沉下 清晰又模糊 聚积着又销毁着 喷出一座座陵墓 诱惑着阅读 重复着失败 持续着无解 海浪 波段 波段 海浪 2017年2月6日 漫 游 爬上那道红土坡 在辉煌的杧果园上面 一片旧高原突然展开 像秋天的机场那样辽阔 蔓草如刺 石砾黯然 似乎刚刚夷为平芜 看不见推土机 尸体般孤独 仿佛这是我 擅自授权的保留地 我自己秘密统治着的荒凉 垂着巨乳的女娲还在补天 我是第一个野兽 唯一的野兽 最后的野兽 2017年2月17日在云南永仁 朝 向 种下 是要它为我而开 虔诚 信任 忠实 遵循程序 就像在一所寺院上供 一整个夏天卷起袖子 弯下腰为它修枝 浇水 侍君如父 这个早晨开了 朝着邻居家 那个陌生人 毗邻三年从未交谈 花繁叶茂 紫色犹大 每一朵都向着他人 只看得见它的 后脑勺 就像多年前站在迎接首脑的队伍里 个子矮 还是最后一排 有点儿懊恼 忽略了 大地自有大地的方向 此地背阴 谁又能准确地 计算? 种瓜未必得瓜 弃主求荣原来是 道法 自然 有点儿尴尬 邻居也在看这些花朵 朝我这边投来微笑 他有些腼腆 尽量将感恩 仅针对蔷薇 2016年8月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诗人奖得主于坚十年新诗自选集 现象学式诗人于坚用至美中国文字记录对世界的观点 敬畏汉语,崇拜生活,低语存在与时间的诗章 “我的野心是成为一个用现代汉语写作的古典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