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不缩直面女儿的性教育
作者简介
作者:[韩]孙京伊 30万韩国父母、学生、教师、职场工作者信赖的性教育专家,拥有近20年性教育经验,曾获韩国女性家庭部部长奖、法务部部长奖,现任韩国关系教育研究院院长、韩国两性平等教育振兴院综合暴力预防讲师等职,每年有350余场性教育相关演讲活动。 译者:许英美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 日本鸣门教育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群体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群体专业委员会艺术治疗学组副组长 韩国艺术治疗学会特殊理事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培训专家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家校沟通项目教师培训专家 天津市东丽区教委教师培训专家
内容简介
男孩子欺负人是喜欢她的表现吗? 这是某一位妈妈告诉我的事例。有一天,学校来电话告诉妈妈说,她女儿的膝盖受伤了。妈妈心惊胆战地问班主任老师:“我们家孩子是怎么受伤的?”班主任老师说:“是她的同桌推的她。”妈妈问老师:“他为什么要推我女儿?”班主任老师回答说:“或许是因为喜欢她吧。” 后来, 妈妈带着女儿去医院。护士看着女儿的膝盖向她问道:“你是怎么受伤的?”女儿回答说:“是我的同桌推的我。”护士说:“哎呀,看来他是喜欢你啊。” 这是多么奇葩的逻辑啊?一个人攻击另一个人受伤了,可人们居然会解释成“这都是因为喜欢你”。难道喜欢一个人就可以让她受伤吗?什么时候开始,伤害一个人成为了喜欢她的表现?关键是除了孩子之间,这种逻辑同样适用于爱人和夫妻之间。难怪社会上约会暴力和夫妻强奸会泛滥。这无疑是给加害者赠送了一枚免死金牌。 我们必须要将喜欢一个人和欺负一个人区分开来。喜欢就是喜欢,欺负就是欺负。男孩子欺负女孩子被视为是喜欢对方,这样的文化完全是由大人们制造出来的。看着大人们的这种反应,加害者会认为“咦?即使我这么做,大人们也不训斥我。看来欺负人也没有关系”;反观,被害者也会认为“啊,原来欺负我就是喜欢我啊”。 这样的逻辑不止适用于孩子身上,还适用于情人之间和夫妻之间。可见约会暴力、夫妻强奸在社会上蔓延也是有理由的。 曾经一度流行的“坏男人风”同样也是在这种错误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概念。原本对于坏男人,我们应该远离他们才是,但明明将对方定义为坏男人,却偏偏趋之若鹜。正因为女孩子们从小将男孩欺负自己的行为当做是喜欢自己,所以长大之后才会对坏男人产生“哇,他真的好MAN 啊”的想法。甚至,离开一个坏男人之后再投入另一个坏男人怀抱的事情也很常见。这样的女人在遇到男性对自己施加暴力的情况时,不仅不会责怪他,反而会袒护他:“他这样对我是因为真心喜欢我。” 正因如此,所以她们才会丝毫察觉不到自己是被害者的事实。 倘若看到自己的女儿被其他男孩欺负,父母就得想办法让对方给自己的女儿道歉。只有这样,男孩子才会意识到暴力是错误的事实,同时女儿也会明白遭遇暴力之后要让对方向自己道歉的道理。这也算是一种培养女儿主体性的训练方法。 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无论什么情况,暴力始终是暴力,坏男人终归只是坏男人。错误的性教育只会培养出没有主体性的迟钝女性,而好的性教育则会培养出懂得反抗性暴力的有主体性的女性。 ☆本书为父母找到与孩子沟通性话题的切入点和时机; ☆帮助父母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和性观念; ☆厘清女孩对生理发育的各种疑惑; ☆解析青春期性冲动下心理与行为的疏导方式; ☆预防与应对可能发生的性暴力问题;